又是新的一年,初一,初二,就我和武大郎在家裏,冷冷清清地過了。今天是年初三,鄆哥來我家,又帶來一籃子馬蹄,他問我:“金蓮姐,舅舅和武二叔去東京,沒人陪你散心,我們去趕廟會好不好!坐在家裏又沒有什麼好說的!”我猶豫不決地看了看武大郎。
武大郎連聲說:“金蓮,你就跟鄆哥去玩玩吧我去不方便,鄆哥人機婁,你跟他去玩,我放心。坐在家裏也悶得慌,出去也不一定非要買什麼,廟會裏東西多著,看看心情也會好點!”
於是我就去梳洗打扮,穿上武二郎送我的彩錦做成的棉襖、棉裙,頭上還插著孫嫂設計做成的一枚絨花——紅梅,略為擦上點細脂水粉,便出來。鄆哥大聲說:“金蓮姐,你這一打扮怕到廟會去,就是廟會上最俊俏的娘子了!好久都沒有見你這樣春guang煥發了!”
鄆哥與我緊趕慢趕到廟會,已是午飯時分,也是廟會人最多的時候。遠遠地就隻見人頭簇擁,人群是摩肩接踵,我們也隻能是順著人流慢與前行。
好在到廟會,也就是瞧個熱鬧,圖個新鮮,散散心,沒有什麼非要買非要看的東西,所以也就不急不慢地跟著人群。想著鄆哥還是小孩,到廟會總要買些吃的,玩的東西吧,隨便帶了幾串銅錢和一小點散碎的銀子。沒想到,走到前麵一大塊空地,人群便分散開了。
空地有一塊地方,正架起一口大鐵鍋,鍋裏正熱騰騰地煮著什麼,香氣四溢。大鐵鍋周圍擺著四、五張方桌,一張方桌周圍是四條長凳。方桌上放著一個竹筷籠,裏麵塞滿竹筷,桌子上放著鹽、辣椒、蒜等調料,有的人已端著一大粗碗,津津有味地吃著,頭上、腦門上沁出細細密密的汗珠。
看來吃東西的人一定吃得非常過癮。鄆哥在聞到香味時便迫不及等地奔向大鍋,不斷地咽口水。我看鄆哥那重涎欲滴的樣子,便猜想他肯定吃過這種東西。
果不其然,鄆哥給我■細,那大鍋裏確定煮的是羊肉及羊雜碎,是平民百姓最喜歡吃的,介廉物美,五文錢一大碗。我便拿出十文錢給攤主要他舀兩碗,便準備自己放佐料。我到一張稍微幹淨的桌子,剛坐下,殷勤的攤主便端兩大碗連囟帶湯,發出噴鼻香味的湯囟。我略等一下,看見鄆哥澆上芝麻醬、辣椒麵,一口氣便下去小半碗!我也吃不下這一大碗,便連忙把自己碗中的趕在鄆哥碗中,鄆哥一邊吃得哧溜哧溜,一邊謝謝我,我也忙學他,配上調料,又喝湯,又吃肉,味道真是很特別,而且也不錯,一會兒功夫,沒等吃完,我就覺得滿身熱和起來,這才明白,這小孩子為什麼喜歡到廟會這種地方來。
吃完羊雜湯,鄆哥說:“金蓮姐,我們到處轉轉,還有好多好玩的東西,你平時是沒有機會見到的!”
於是我們就四處轉,各個攤子前麵都圍著人,我們看著一個老頭熬好的糖液,一個小銅勺舀著糖汁,在一塊光溜溜的石板上,比劃來比劃去。一會兒,糖汁光了,木板上就出現一個糖汁澆出的東西,可以是花鳥蟲魚,也可以是人物、畜獸。隻要買的人說出名字,那老頭在很短的時間就澆出一個栩栩如生的東西,真讓人看了不忍離去。
那捏麵人的攤子也擠滿了人,一個幹幹淨淨,麵目清秀的小後生,刹時間,就把那五顏六色的麵團,在手裏搓搓揉揉,一根竹棍在手中翻飛,一個個麵人:有五顏六色的鸚鵡,有長袖飄飄的仙女,白裏透紅的蟠桃,……,便出現在我們眼前,這小後生也是有求必應,二文銅錢便可買一個小麵人。
其它還有賣剪紙的,寫春聯的,畫畫的,賣冰糖葫蘆的,賣風箏的,周圍都圍滿了人,這些手藝人,也是根據買東西的人的需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讓人家滿意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