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秦對治下百姓,也太過嚴苛,沒有傳驗通符,根本無法離開居住之地。一生拘束於田畝之間,藥政之重,讓許多人疲於奔命。”韓非搖了搖頭。
陳凡點頭,隻是說了一句:“苦是苦了些,但至少還活著!”
韓非一滯,許久之後才反問道:“活著便夠了?”
陳凡點頭,很是肯定,“活著便夠了!”
韓非猛地泄了一口氣,因為他知道那個無理取鬧,不肯麵對現實的人是他自己。
韓非的臉上驀然有淚水淌落,看向荀子,聲音中帶著些許哭腔,“老師,韓國無救了!非,亦無能相救!”
荀子神色複雜,拍了拍韓非的腦袋,想要安慰,卻無從開口。
對大秦了解越深,便越知曉,秦之強大,越知曉,秦與其他六國之間的差距。
如今唯一製約大秦的便是糧秣與資源,否則大秦的那百萬披甲者,早已踏破六國都城了。
而反觀其他六國,要麼土地狹小,青壯稀少,征戰潛力不足,要麼空有土地,卻不修武備,刀兵廢馳,要麼君王昏庸,權臣肆虐,百姓民不聊生,要麼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坐吃山空。
如此下去,便是大秦不出兵攻伐,六國亦亡,而且還是亡於自己手中。
韓非母國便是韓,他同時也是韓宗室成員,可是韓疆域狹小,積弱之國,再加上韓王昏聵軟弱,空有圖強之誌,卻無奮進之能。六國若亡,韓必為先!
這就是身為小國之民的悲哀!
陳凡還想出聲安慰,那韓非卻是抬袖擦了擦眼角,對荀子躬身一拜,道:“老師,還請教我!”
荀子無奈,“為師並無辦法,即便是有,那也隻能讓韓多苟存一段時日而已。天下之變,非一人之力可以阻擋,為師也不行。”
韓非依舊堅持,不曾起身,“還請老師教我,至於結果如此,我自盡三分人力,剩下再觀天命。”
哪怕他早就看透了一切,也深知韓已無救,但身為韓民,身為宗室,做不到坐視不理,什麼也不做,哪怕這般行為乃是逆天而行。
陳凡對韓非也不禁刮目相看,這大概就是此人能夠名傳青史的原因吧,單是這份心智,已經是常人難以企及。
但,這改變不了什麼,換做任何一人,都不行,因為當國力差距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切抵抗都是徒勞的。
而韓秦的國力差距早已超過了這個限度,注定回天乏術。體量的差距,是努力無法抹平的。
荀子神色複雜,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也罷,能做多少便做多少吧,不能讓此事成為你的心魔,即便最後失敗,你也該甘心了。”
“謝老師!”韓非稽首再拜。
廳中一時間陷入了沉寂,幸好師母讓人準備的飯食好了,這才打破這樣沉重的氛圍,一眾人前去飯廳用飯。這也讓陳凡鬆了口氣,這韓非在武安君府內直言要救韓抗秦,這種話還是當著他這個武安君弟子,大秦將領的麵說的。
這讓他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