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回天乏術,朝堂百態(1 / 2)

一切都在按照陳凡的預料發展,武安君白起所部,速度最快,以蠻橫的姿態強攻野王。

野王守軍幾乎沒有任何抵抗之力,被白起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占據了這裏。然後上黨之地與韓國都城新鄭的聯係便被徹底截斷。整個天下為之震動,大秦發兵的消息也由此傳遍整個天下,無數人為之而膽戰心驚。

沒有人不怕,哪怕是趙國,同樣也心中擔憂。而魏楚兩國,因為與大秦比鄰,更是瑟瑟發抖,算上陳凡所部,那可是整整四十萬大軍大秦已經很久沒有出動這麼大規模的士卒了。

他們都擔心著,萬一大秦的目標不是韓國,而是魏楚兩國,一旦他們調轉槍頭向他們發動攻擊,他們又該如何應對?得出的結果非常悲觀,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不是大秦的對手,之前的數次交鋒就已經說明了這個道理。不光是國內的士卒,遠遠比不上大秦的士卒的更是因為領兵的是陳凡和白起。

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個人的分量。一個被稱為在世人屠而另一個被稱為小人屠,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是真正將用兵融入到骨子裏的狠人。與這樣的對手交戰,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不害怕。這兩個國家無論是國力還是兵力都遠遠比不上大秦,更沒有傑出的將領去統帥他們的士卒,取得勝利。

這都是陳凡和白起憑借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而打出來的威名,甚至大秦還專門在這方麵下了很多功課,花費了不少的代價為陳凡和白起揚名,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擁有更大的威懾力,讓他們未戰而先怯。

這也是為何當世有許多將領,一旦取得勝利。其名聲總能以最快的速度揚名整個天下。其實並非是因為這些名聲在民間的傳播速度極快,而是有人故意推動,甚至有人故意宣揚。若是這樣沒有什麼好處,是沒有人願意做的。

相比於魏楚兩國的瑟瑟發抖,韓國才是真正的欲哭無淚,他們一直跟隨在大秦身邊,與大秦結為盟友,成為了大秦的看門狗,這些年雖然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國力越來越衰弱,但至少不用擔心會滅國,但是在這一刻他們害怕了,無邊的恐懼,像潮水一般向整個韓地襲來,韓國的朝堂亂成了一鍋粥,無數人心思浮動。

而向來癡迷於帝王權術的韓王,此時才發現,原來他根本算不上什麼,所擁有的一切也不值一提,他以為自己可以呼風喚雨,但當滅頂之災來臨時,卻沒有人願意再受他的擺布。

朝堂上已經炒成了一鍋粥,大致分作三派,一派認為必須盡快派遣使臣趕赴大秦,向大秦俯首稱臣。割取上黨之地以作賠償,他們都能看得出來大秦這番動作,其目的就是上黨,既然想要那就拿去,隻希望給他們留一口氣,留下一些緩和的餘地。

另一派則認為必須盡快發兵,北上抗秦。打通大秦在野王的封鎖,聯通上黨之地,然後向其他諸國求援,合縱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