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婆婆告訴我這些,你再和我說說楊家的具體情況吧,楊家有幾口人啊?”
宋月時真心感謝媒婆。
“你公公楊勇還有兩個兄弟,他在家裏排行老三,老大也是莊稼漢,老二小時候病了一場沒挺過來,你公公是個木匠。老大娶了媳婦後兩個人就分了家,因為楊勇去學了木匠有一門手藝,所以分家的時候老大得了家了的大部分田產,楊老頭和楊老婆子都是跟著老大家過的。”
宋月仔細地聽著媒婆說的這些情況。
“你公公年輕時在鎮上的木匠鋪子幹活,攢了些錢,娶了媳婦後,就回了清河村,自己蓋了個房子,不和老大家住在一塊。你婆婆也是個勤勞能幹的,把家裏裏外都收拾的很好,還生了三個女兒,楊大郎生下來的時候受了凍,身子骨一向就不是很好,前些年在私塾跟著先生學了點字。楊二郎今才七歲,跟著他爹學木匠呢。”
媒婆將隊伍前方的少年指給宋月看。
七歲的楊二郎,眉目清秀,身板看著倒是挺結實的,如果兄弟倆長得像的話,那楊大郎應該也挺好看的,宋月默默的想著。
“楊家還有個最小的是個閨女,如今不過三歲,叫楊梅,也冰雪可愛的,很聽話。”媒婆繼續介紹著。
在媒婆的絮絮叨叨中,車隊很快就進了清河村。
清河村比小宋村大上不少,離城鎮也更近,所以放眼望去就能看到清河村的繁華。
由來就是因為有一條挺大的長清河在村子裏穿過,還有許多彎曲的支流。
一排排的房子在河流的兩側坐落,不像小宋村似的,人口地廣人稀,房子排布都星星點點的。
楊家的房子是後建的,所以位置比較偏僻,在村子邊緣的山腳下,門前倒是也有一條小溪。
“新娘子來啦!”
一群孩童看到車隊遠遠走來,嬉笑打鬧著往楊家的院子跑去。
接著吹打聲就響了起來,男女老少都一股腦從院子裏湧出來,站在門口湊熱鬧,院子門口的燈籠也換成了喜慶的紅色。
宋月下牛車後,由媒婆扶著跨過門口的火盆,進到了院子了。
大堂裏坐著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妻和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太太,麵上都掛著親切的笑意。
廊下的燈籠都換成了紅色,每個房間的門上也都貼了大大的喜字,楊家這邊布置的比宋家那邊隆重許多。
宋月在媒婆的指引下走到了大堂中間,然後另一側一個身材清瘦穿著紅衣的少年,被兩個差不多年歲的兄弟扶著站了起來,走到她的身旁。
那張因為常年病弱而顯得蒼白的臉上,浮現出絲絲的紅暈,望向她的眸子裏帶著溫和的笑意。
這便是她的相公了吧,小少年可真好看,宋月配合著害羞地低下了頭。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禮成!”
媒婆洪亮的聲音響徹屋子,甚至蓋過了喧囂的鑼鼓。
然後宋月和少年就被人扶著進了房間,房間裏幹幹淨淨,隻有一張床,一個衣櫃和一張書桌。
書桌上放個筆墨和三四本書,看來果真如媒婆所說,楊大郎是個識字。
等眾人都退去後,房間裏就隻剩下在床裏靠坐著的楊大郎和坐在床沿邊不知所措的宋月。
雖然靈魂已經是個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但是第一次麵對這種情況,她也有些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
“我叫楊樹,今年十五了。身體一直不太好,前些年隻是身體比一般人清瘦些,幹不得重活,今年過年的時候受了凍病了一場,身體就越來越不好了。嫁給我,委屈你了。”
還是楊樹開口打破了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