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就空閑了許多,地裏的紅薯和山藥已經全部挖起來堆在了地窖。
菜地裏的那些不能過冬的蔬菜也都被楊大娘做成鹹菜,留著青黃不接的時候配飯吃。
宋月終於有時間開始做絹花,因為楊樹的身體不好,所以他們屋子裏整日都燒著炕,屋裏的溫度比其他房間要暖和許多。
宋月從角落裏翻出那包被遺忘了很久的絹紗,小梅子好奇的坐在一邊看著她忙活。
她不知道大嫂在忙什麼,但是也不開口打擾,就那麼安安靜靜的看著。
“小梅子喜不喜歡花花?”
宋月來了楊家這麼久,還沒給自家人送過什麼禮物,趁著這次,打算給小梅子和楊大娘都做上幾多。
“什麼花花?是春天的時候奶奶家門口那種紅紅的花嗎?”小梅子好奇的問。
“嫂子給小梅子做頭花,梅子喜歡什麼樣的都可以做。”
說著,宋月拿出了結婚那時在家做的那朵紅色的牡丹,遞給梅子看。
“紅紅的,真漂亮,我還沒有見過這樣的花花。”
梅子把花拿在手裏輕手輕腳地查看,生怕把它弄壞了。
“梅子喜歡什麼顏色的,嫂子都可以做。”
上次拿回來的絹紗五顏六色的,什麼樣的都有,正好可以多做一些款式。
“我不知道,嫂子幫我選一個好不好?”
梅子見過的少數幾種都是田地裏常見的小野花,叫不上名來,都沒有嫂子做的這朵好看,她相信嫂子的眼光。
“那嫂子多做幾朵,到時候梅子自己選,不喜歡的咱們就拿到街上去賣。”
宋月打算多做一些款式,既要適合小孩子活潑俏麗的,也要有少女嬌豔美麗的,婦人那種端莊大氣的也可以做上幾朵。
來了這邊這麼久,據她的觀察,大家都是簡簡單單地用根簪子把頭發挽起來,也就隻是花紋和材料有點區別,小孩子則多數用根頭繩,綁兩根麻花辮。
比起現代小孩各式各樣地發箍、發繩、發夾,這邊地裝飾物實在是少的可憐。
沒有女人不愛美,把這些絹紗都做成頭花後,肯定是不愁銷路地。
許久沒有動手,宋月先是做了幾個小蝴蝶結練練手,把布料剪成長方形,再折疊縫合就行了。
這邊沒有皮筋,所以便在底下縫了一根長長的帶子,用來綁頭發。
接著又做了幾朵小花,用方形地布片做成花瓣,再把五個花瓣縫合在一起就成了。
把手感找回來之後,才開始正式做絹花,先給小梅子一組海棠花吧。
選了一塊淡粉色的布料,反複折疊到合適大小之後剪出花瓣,又選了一塊水綠色的剪了十多片葉子。
然後就點了一盞油燈,將一片片的花瓣邊緣都在烘烤進行鎖邊,扁平的花瓣就做好了。
接下來就是要把花瓣燙出弧度,這時候用的是一塊長條的鵝卵石,一段用布條裹了起來。
用圓潤的那頭在火上加熱,把花瓣放在厚厚的布包上,然後用石頭按壓,花瓣就變成的自然的弧形。
燙花的過程沒有現在精準的儀器,很容易把花瓣燙皺,不過隻要不是燙的太嚴重就可以,正好模擬出了花瓣自然的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