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家姓周,我相公叫周自強,剛剛給你們開門的那就是我婆婆,還有我公公,家裏人少,對我也挺好的。”
見著春杏過得還算好,放下了心來。
那時候春杏因為誤了自己和表哥家的婚事,還惴惴不安,沒想到禍福相依,嫁到了這邊過得也不錯。
要是真嫁到了清河村的表哥家去,洪水那一劫就要跟著遭罪,到了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又不知道要苦上幾年。
“我嫁去的那清河村,受災也很嚴重,大家都躲到了山上去,人倒是活下來了不少,清河村的人家分到另外的兩個村子裏去了。在外頭的那兩個就是我的婆婆和我相公楊樹。”
宋月也和春杏說了說自己這些日子的情況。
“你相公的身體好了啊?”
春杏有些驚訝,原本大家都說小月是嫁過去衝喜的,那病秧子夫婿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走了要留她守寡。
“本來也就是咳疾,這兩年養的比較好,就沒什麼大礙了,還是不能下地幹活。”
春杏聽了,由衷的為宋月感到開心。
“那你家現在是住在哪了?怎麼回到我們村來買豆腐。”
“洪水之後我們就搬到了福寧縣城裏,後來做生意賺了點錢,就在這楓嶺村外買了個莊子,最近要在這裏住一段日子。”
宋月想著這兩邊離得挺近的,以後倒是可以常過來看看。
“你相公和公公都不在家嗎?”
宋月打量了一下,發現家裏隻有春杏和她婆婆兩個人。
“他們白日的時候會出去賣豆腐,我相公趕了車去縣城裏賣,我公公推著車在周邊幾個村子裏賣,所以白天就隻有我和婆婆在家。”
宋月原本就想著,春杏嫁來的這個人家有一門手藝,生活肯定會比普通的莊稼人好一些。
如今一看,家裏頭也都是住的青磚房子,家裏收拾的整整齊齊的,春杏看著麵色不錯,想來在這家裏過的挺好。
楊大娘那邊見隨便進村買個豆腐就能遇上宋月的熟人,也是挺驚奇的,就和春杏的婆婆在那也聊了起來了。
聽到小宋村都沒了的時候,還怕小月沒了家裏人會難過。
兩個人都不是那苛待媳婦的婆婆,在那裏閑聊了幾句,也挺投機的。
“你家兒媳婦還沒懷上啊?”
楊大娘瞧著春杏的年紀像是比宋月還大上一點,以為她出嫁比宋月還早一點呢。
“我家媳婦去年才過門,我自己都是進門好多年才生了我家強子,兒媳婦瞧著身體就挺好的,不著急,總會生的。”
楊大娘倒是很少看到村子裏有那不催著生孫子的婆婆,這麼一說兩人也能說到一塊去了。
“我家小月也是,嫁過來的時候身體瘦瘦小小的,在家裏養了許久現在才看著有點肉,我家大郎身體原本也不好,家裏不急著讓他們生孩子,我正好還能多幾年清閑日子。”
“誒,是這個理,我家裏這豆腐生意日日都離不得人,好不容易春杏過來之後我輕鬆了點,晚幾年也好。”
因著還要回去做午飯,大家也沒有沒過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