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似乎就語文老師對這白板電腦好奇心十足,自從這大家夥進了教室以來,語文老師基本上是每節課都要用它,而其他老師就是看到新家夥感到好奇,剛開始用了那麼兩下,後來同樣的是隻有在公開課和講試卷呈現答案時才會“高抬貴手”用一下了。
也就隻有語文老師一直樂此不疲地一用就用了一年。
做什麼勒?
找視頻!
找啥視頻嘞?
文言文朗讀視頻。
一提到這個賀炎就來氣,每次講文言文的時候,語文老師總會在白板電腦上尋找各種對應的閱讀視頻來播放,這原本無可厚非,畢竟有現成的不用白不用,而且以前也沒有這種機會,更何況是能有效促進教育教學,何樂而不為。
但是你要找可以,找歸找,也找一點符合實際情況的,你要求也少一點。
朗讀視頻要求朗讀者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要聲情並茂,有停頓感,字音讀準,如果僅此而已也就罷了,畢竟這也能算是基本要求,要是找出來的視頻和念經一樣含糊不清,那確實不如花更多一點的時間去找一個更好一點的。
而且這種視頻很好有的,基本上都是一搜一大把。
但是,朗讀視頻要有應景的背景音樂,視頻所展示畫麵必須是與當前課文內容相吻合,而且畫麵還不能是單單一張畫什麼的,還得會動,朗讀者必須是男的,而且聲音雄厚,視頻還必須配有字幕。
就這要求,幾十張網頁給她翻,翻爛了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就是說,你既沒有出錢出力,也沒有提供什麼建議,能白給你視頻用就知足吧!要求少一點,眼光降一點,別那麼挑三揀四的,別到最後全網址都扒出來了還沒有能合您老佛爺胃口的,不情不願地選了一個你看不上眼的,然後擺臉色給人看。
你一沒有嫁女兒,二也沒有你不入眼的新郎來你家上門提親,擺一個奔喪臉給誰看?
但偏偏語文老師對此還很是中意,每每講文言文,總是需要搜朗讀視頻來“壓陣”。
因為到了初二,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脫下了初一時年幼羞澀的外衣,而有的在初一下半個學期就“原形畢露”了,更有甚者,在剛開學沒多久,和全班同學基本混了一個臉熟之後,就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放飛自我之路”。
整個人呈現的感覺,給人就是一個純純的大社牛,而那個時候的課堂活躍度,隻能靠這幾位“社畜”來一個勁兒地刷,因為老師們希望這些調皮搗蛋的同學在課堂上多說幾句話,以便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調動課堂氣氛,再通過自己的引導,讓這群調皮搗蛋的同學也學進來。
到了初二,老師們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你在我課堂上不能走神,不能交頭接耳,不能打擾好學生學習,有什麼問題下課找我,最起碼自己不學別當害群之馬。
但是一到初三,老師們又突然都“看開了”,某群學生,你可以不學,你也可以在我課堂上睡覺,總之後三排就是各位“文臣武將”的天下,那是朕賜給爾等的疆土,隻要你們跟好學生劃清界限,除了抄作業之外再也別去禍害我的好學生,那我們還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