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真相(1 / 1)

那幾天,一位班主任老師很是惱火,學生處在多事之秋。一個晚自習後,他班上一名同學,自稱下樓梯時由於路燈不亮,自己不小心從樓梯上滾下來,傷到一隻腳的中指。那天晚上,老師出於對學生的關心,連夜從家裏趕到學校,把學生送到醫院治療。老師憑直覺觀察到學生傷得不重,但學生一直叫痛。老師想第二天再說,學生也沒有同意。老師沒有小車,隻好用摩托車送學生去醫院,又送回,這一路上,由於修路,路況不好,勞累了一天半夜騎摩托是件很危險的事。老師知道學生平時愛顛打,一再追問原因,學生始終一口咬定是樓梯上摔的,作為班主任攤上這門子事兒,誰都感到很無奈!

第二天晚自習後,他班又來了一件事,住宿生發燒了。這人命關天,老師更不敢怠慢,又用摩托車把不是子女的學生,擔負起監護人的責任,送到醫院,又忙到晚上十一多才返回學校。

接下來是連續幾天學校因故停電,沒有電,天熱教室風扇不轉,食堂不能刷飯卡,學生很煩躁,老師用時時陪伴和堅守接受考驗和洗禮。班主任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偏偏男生和女生都出現住宿生鑰匙丟了,身為老師也要擔起責任,去幫助撬鎖、修櫃子,真有點焦頭爛額的味道。但是憑著多年工作經驗,老師堅強地挺過了道道難關。

後來,有一天晚自習後,有位學生跑來報告,說班上許多學生玩集體跳牆遊戲,其中一個學生腳扭傷了,隻是輕微的,還不敢反映情況。老師一時真不知哪裏來的怨氣,弄得自己受了憋屈,學生集體居然欺騙自己。原來教學樓下有一堵一米多高的牆。學生們路過此處時,不知是誰信口冒了一句:“誰敢從牆上跳下,我給他十元”。誰知第一個跳下的沒有兌現,後麵跟了一大群,他們都覺得很好玩,很刺激。在學生眼裏,這堵約一米高的牆不算高,好奇心,好勝心,好強心衝淡安全的警惕心。一次兩次沒問題,三次四次可能因跳下站立不穩而摔倒。該同學就是因此而受傷的。作為老師,因學生的無知、冒險,承擔許多冤枉責任,誰能不生氣呢?

許多成功教育學生的典型事例湧上老師心頭。曾經英國科學家麥克勞德小時候殺死了校長家的狗,校長懲罰他畫兩張解剖圖:狗的血液循環圖和骨骼結構圖。正是這個包含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的“懲罰”,使小麥克勞德愛上生物學,並最終走上諾貝爾獎的領獎台。我們的教鞭下,誰能肯定沒有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在他們看來,尋求刺激是他們的天性。他們開始長大,有時有些事讓大人覺得不可理喻,甚至後果不堪設想,站在他們孩子氣的理解,是誤區,是不成熟的表現,是對危險的認知不足造成的。

老師想起這些,多了份冷靜和理智,決定加強引導,把壞事變成好事,使教育效果更好。他改變了暴風驟雨式的強化教育方式,轉而要求學生搜集曾經冒險中遇難的人物,探討人跳下的高度與落地的速度,深一層讓他們意識到危險的遊戲玩不得,使學生的記憶中留下一次難忘而又深刻的安全教育活動,同時也學到了老師的修養、思想的高度和教育的技巧,將伴隨著他們的人生走向更高更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