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百姓不具備威脅意義,但一群百姓呢?
將其惹急眼,二話不說就會挽起袖子衝上來暴揍。
吳文峰見到目的達成,知道時間差不多了,繼續高聲道:“小小高麗三番四次挑釁大嚴,犯我大嚴者,雖遠必誅。陛下已和狗賊宣戰,我等也應當奉獻自己的熱血,追隨陛下,參軍討伐高麗!要報效國家的都站出來。”
百姓原本就因為吳文峰先前的話,義憤填膺火冒三丈!
現在,心頭的火熱被熄滅大半,像是被涼水澆了個透心涼。
他們可以耍耍嘴皮子,喊喊口號,這簡單,但拋頭顱灑熱血上戰場殺敵,就不太可能了,畢竟要付出性命為代價。
尤其是京城百姓,好日子過久了,太平日子過久了,誰也不蠢,放著好日子不要去送死。
吳文峰眉頭緊皺,“難道你們都不願意追隨陛下去拋頭顱灑熱血?”
百姓們低垂腦袋,不敢看吳文峰,全場安靜到針落可聞。
文官集團看到吳文峰吃癟,內心狂喜。
吳文峰啊吳文峰,終歸是太難了,大嚴勝仗打的太多,版圖擴得太大,好日子過的太久!
中原自古以來重文輕武,百姓們隻能依附朝廷生存,根本沒有番邦異族的尚武精神,你隨便說幾句話,就讓兩腳羊跑去拋頭顱灑熱血當兵打仗,開國際玩笑?
有一個文臣站出來,滿臉譏諷。
“吳大人,別廢話了,省些力氣吧。老百姓被你煽動,相信你的歪理邪說,你卻得寸進尺,讓其上戰場送死,是不是想的有點美了?
你要給陛下征兵討伐高麗狗賊,怕是願望要落空,幾千人你也不可能招到。”
吳文峰看百姓們搖頭擺手,往後倒退,內心失望。
大嚴的國風豈能一朝一夕改變?
令人唏噓。
倘若近些年不改變,等老一輩將士慢慢老去死去之後,大嚴誰來鎮守?
難道大嚴的將來,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
吳文峰雙目通紅,捏緊大拳,內心憤恨。
他恨自己為什麼是一個書生,雖然有點口才,卻不懂武功,也不懂謀略兵法,能上戰場。
就在這時,走出來一個少年,他拱手高深道:“吳大人,我願意為守護大嚴山河而從軍,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人正是當時掀起疏遠風浪,棄筆從戎的學子。
吳文峰看著那學子,搖頭苦笑,“勇氣可嘉,但僅你一人,哪有那能耐守護家國?”
“誰說隻有他一個人的?我們不都是?”
這時,又走出來更多眼神明亮昂首挺胸的學子。
這些人,原本都是書院的學生,最後紛紛轉投武術學院。
聽說百姓們在彈劾柳如山和吳文峰,聚眾鬧事,便都從武術學院趕過來,正好聽到吳文峰要招人,就幹脆出來。
吳文峰皺眉,厲聲嗬斥,“簡直糊塗,你們這些小小少年,該讀書讀書,該練武練武,在這湊什麼熱鬧?”
吳文峰並沒有瞧不起他們,隻是在他看來,他們都是孩子,應該好好學習,而不是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