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顛了顛手中的硯台,回家。
潘家園一座茶樓靠邊的包間內,一個身著西裝的年輕人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對著身後一個老人說道:“他或許是我們要找的人。”
“哦?原因。”老人放下茶盞,聲音如雷。
年輕人聽見老人的話,心想您老人家還真是不減當年,就和那些老家夥說的一樣,連說話都帶著如此強烈的氣場。
“我剛才從那個人的攤子旁經過,感覺到了一件特別的東西。”年輕人給老人斟滿了茶水,恭敬地說道。
“原因。”老人還是簡單的兩個字。
年輕人額頭上已經起了汗水,老人的氣場壓得他喘不過氣。
“我們這種人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也能發現一些常人無法察覺到的東西,剛才我經過那個攤子,發現那個硯台有些不同尋常,彌漫出一種陰寒的氣息,但我不能確定到底是怎麼回事。不過剛才那個穿著校服的人幾次徘徊後最終買下了那個硯台。我懷疑他也能感應到那股氣息並且知道那是什麼。”青年一口氣說了長長地一串,臉憋得通紅。
“你的意思是說,那個人或許能為公司所用?”老人的手指在桌上無規律地敲擊著。
“是的。”
“嗯,這倒是一個意外的好消息。”老人露出微笑,“很好!這件事由你來辦,把人帶回公司。不過我得提醒你,北京這個地方處處透著神秘,尤其是老胡同那一帶,你最好小心一些!”
“是!”年輕人恭敬地應了一聲。
楊玉環打開門,走進屋中。
八仙桌,藤椅,竹椅,這些都是保留下來的傳統,與那些沙發鋁合金家具不同,它們處處透著一股古老的氣息。
木質的牆壁上掛滿了字畫。楷書、行書、草書,方正、瀟灑、狂野。這些都是楊玉環家傳下來的。
有的心理學家能通過一個人的筆記判斷出他的性格,其實這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神秘。或許你也可以辦到,隻是不太精確罷了。
放眼望去,這些字畫在楊玉環眼中,處處透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息,很難形容。
在最右邊牆壁的一個角落,掛著一幅字,楷書。這是楊玉環三年前寫下的。十幾年來也隻有那一幅字有資格掛在牆上。
這也從側麵說明,楊玉環的楷書已經到了可以登堂入室的境界。隻是楊玉環更喜歡行書,瀟灑的行書,不刻板的行書,揮墨疾書的行書!隻是這些年行書的練習沒有太大的進展,楊玉環也沒有去刻意追求。
愛屋及烏這個道理在很多領域都適用。比如你看見一個臉蛋漂亮身材姣好的女生時,會自然想知道她的性格是否如長相那般令人滿意,家境是否和身材成正比等等。
楊玉環受家庭的影響喜歡書法,自然也將愛好延伸到了有關書法的一切身上。
毛筆、墨汁、宣紙、硯台,很容易引起他的興趣。
想到硯台,楊玉環從兜裏拿出了那塊非常不像硯台的硯台。不過,這確實是一塊硯台。
這是一塊神玉硯。神玉無光,無味,色黑,入手微沉,性寒,及數尺。這是楊玉環在家中一本發黃並且是用毛筆書寫的書上找到的。這種玉非常少見,曆史上幾乎沒有相關的記載,認識它的人更是少得可憐。它那股寒意,平常人根本感受不到,這也就是直覺告訴老王這個東西不簡單但眼睛告訴老王這隻是一塊廢物的原因。
今天到潘家園無意中看到了老王攤上的器物,那塊硯台便引起了楊玉環的注意,於是買了下來,現在看來,這是一個驚喜。
楊玉環練習書法十幾年,不知不覺中他的神已經高出常人很多,所以他才能感覺得到那股微弱內斂的寒意。
人有精氣神,而神玉,提神,養神,對人的神有著莫大的益處。這塊硯台對於楊玉環而言,有更大的意義。
書法陶冶情操,能提高人神的修養。而人,同樣賦予了書法生命,那便是是神!
好的字,看起來讓人覺得舒服,鐵劃銀鉤便是因此而來。
古人有雲:此子殺氣太重。而殺氣,便是從那人的字中透露出來的。那便是神,書法的神。
楊玉環的行書之所以久久不能突破,就是因為他不能將神帶到字裏。寫出來的行書,隻有軀殼,沒有靈魂。
而這塊神玉硯,或許就是他突破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