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十常侍手握朝廷大權,又互相勾結串連,但有不聽他們話的,盡被誅殺。
平叛黃巾之亂,在他們眼中皆是“肥差”。
於是十常侍聚在一起商議。
張讓說道:“如此多從匪賊搶奪而來的財寶,不得堆成小山?剿匪的幾位將軍,富可敵國了吧!”
“既如此,這些個俗人,也不知道來孝敬孝敬咱家!”趙忠附和說道。
“不敲敲他們的‘竹杠’,咱們“十常侍”那不是被爾等小瞧了麼!”曹節也附和道。
於是十常侍派人,找平叛黃巾凱旋的將士們索取錢財,隻要有官職的一個也沒少。
誰敢不給,也沒二話,直接罷職免官,回家種田。
“你們撈這麼多,要是還不懂‘孝敬’咱家,那就直接滾蛋!”
當然,在她們眼中最大的“金山”,肯定就是領頭的這三路將軍。
其中盧植這廝暫且不說,一根腦子,寧死也不懂得孝敬咱家。以後得著機會還要收拾他。
其餘兩位可是實打實的從頭打到尾,家裏金銀財寶應該堆不下了吧。
十常侍一邊“擦口水”,一邊差人去找朱儁、皇甫嵩兩位車騎將軍索取金銀。
可憐兩位將軍,在前線浴血奮戰,誰曾想平叛歸來,還有這檔子事!
無奈之下,隻得出些錢財,“破財免災”!
倒不是怕了那些閹宦。朝政治理黨爭,那是文官的事,他們武官參與進來,隻會令朝廷越加混亂!
誰料十常侍胃口極大,索要數額,兩位將軍傾家蕩產也給不出。
二位將軍無奈,隻得置之不理。(“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好賴也是剛剛平叛立功的司令員,還敢咋地?)
十常侍知後大怒,一同上表皇帝,言說朱儁、黃甫嵩平叛期間貪沒糧餉,收繳所得,並未如實上報朝廷,該叛重罪。
皇帝聽信十常侍所言,遂將兩位車騎將軍革職罷官。後又封太監趙忠為車騎將軍,將張讓等十三位太監封為列侯。
朝中文武大臣皆是大驚一場!(皇帝的騷操作,一般人真get不了!)
於是朝政愈壞,貪官汙吏越來越多,民不聊生。
此時,長沙賊人區星趁機作亂。
漁陽張純、張舉舉兵造反。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大將軍,勢頭頗大。
下麵送來的告急奏章多如雪片,皇帝卻是全然不知,皆被十常侍藏匿不奏。(皇帝不急太監急,太監不急皇帝更不急。)
這日,皇帝在後花園與十常侍喝酒宴樂。
諫議大夫劉陶,進到皇帝麵前哀慟大哭!
皇帝被掃雅興,問其原因。
劉陶答道:“天下已危在旦夕,陛下竟然在此與閹宦共飲享樂,吾怎能不慟?”
“國家四海清平,何危之有?”皇帝疑惑問道。
劉陶怒答:“現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各州郡皆受其害,怎來的四海清平?陛下已被閹宦蒙蔽,現存禍患,皆因十常侍賣官害民、欺君罔上而起。朝中良臣皆去,禍在眼前矣!”
十常侍一聽,心想:“怎還有不怕死的?”
於是互通眼色,一起摘冠跪伏於地哭喊道:“大臣們瞧不起我等閹人,臣等不能活矣!求陛下開恩,留我等一條性命回鄉種田,其餘家產皆願充為軍資。”
說完便在那裏哭的“死去活來”。
皇帝一聽,心中怒不可言!對劉陶訓斥道:“汝家中也有近侍之人,何獨不容朕亦有乎?”(我認個幹爹,有幾個近人腫麼啦?)
說完太監們哭的更痛了。
皇帝越想越氣,於是命武士將劉陶推出去斬了。
劉陶心裏又氣又怒,恨不得抓住皇帝狠狠扇兩巴掌。但那是株連家族的忤逆大罪,實屬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