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董卓弑君行惡 伍孚慷慨赴義(1 / 1)

卻說原少帝劉協與何太後、唐妃等人,被困鎖在永安宮中,下人所送衣服飲食,漸漸缺少,生活甚是困頓,劉協整日以淚洗麵。

一日,劉協偶見一對飛燕落入庭中,苦上心頭,便作詩一首:“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好詩!不愧是當過皇帝的少年。)

董卓早已差人嚴密監視劉協一舉一動,此詩當天便被送到董卓案前。

董卓看完此詩說道:“此乃劉協所懷怨氣而作,其恨我入骨矣!今必除之!”

言罷,遂命李儒帶兵甲武士十人,去永安宮誅殺少帝劉協等人。

當時少帝、何太後、唐妃正在樓上枯坐。

忽然宮女來報,說李儒攜甲士而來。劉協聽後大驚失色!

李儒帶人衝到樓上,將少帝等人團團圍住。

李儒手捧毒酒對少帝說道:“春日融合,董相國特奉上壽酒,請弘農王享用。”

何太後長居後宮之中,深熟此間場景。怒叱道:“既是壽酒,汝可先飲。”

李儒哪還瞧得起這對母子,高聲嗬斥道:“汝敢不飲乎?”

說完便命左右拿出短刀、白練,扔到何太後腳前,怒叱道:“若不領壽酒,便領此二物!”

唐妃見此場景,急忙跪地求饒,說道:“妾身代陛下飲此壽酒,但求明公留其母子性命!”

李儒厭惡道:“汝自以何人,可代王死?”

言罷便舉酒給何太後:“汝可先飲!”

何後見此場景,怒恨皆上心頭,大聲罵道:“何進你個蠢貨,無謀無識,引外賊入京,使我母子遭遇今日橫禍!”(這就相當於開局你carry三路,領先一萬經濟,卻被豬隊友送崩,最後慘遭翻盤,活活把你氣死!)

李儒又催逼少帝飲酒,少帝心知存活無望,便說道:“且容我與母後作別。”

少帝作揖何太後,心中大慟,淒聲吟歌一首:“天地易兮日月翻,棄萬乘兮退守藩。為臣逼兮命不久,大勢去兮空淚潸!”

唐妃心中同感,亦附歌道:“皇天將崩兮後土頹,身為帝姬兮命不隨。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速兮心中悲!”

歌罷,二人對視一眼,相擁而哭。(“如果 今生不能相愛, 來世重來,我會站在海角天涯等待……”)

李儒心中早已不耐煩,見此場景更是不悅,怒叱道:“相國那邊立等回報,汝等故意如此拖延,還望有何人可救乎?”

何太後見李儒苦苦相逼,破口大罵道:“董卓此等亂臣賊子,弑君罔上,皇天不佑!汝等小人,助惡董賊,必當滅族!”

李儒聽後,忍無可忍,雙手扯住何太後衣衫,直接從樓上攛下。又命武士將唐妃絞死,以毒酒灌與少帝口中,將其鴆殺。其餘人等,一並誅殺於樓中。

事後,李儒回報董卓,言說劉協等人皆被處死。

董卓聽後心中大定,命人將所有人等,一並葬於城外便了。

自此以後,董卓每夜入宮,奸淫宮女,夜宿龍床,荒靡無度!

時二月初,董卓引軍出城。行軍到陽城地方,見有村民聚集,男男女女皆在舉行祭祀活動。

董卓命軍士將眾人圍定,男人皆斬首殺之;財物、女子皆被擄掠裝車,並將千餘顆頭顱懸於車下,大張旗鼓回京。

回到京師,揚言此乃殺賊大勝而歸。將頭顱焚燒於城門外,擄掠財物、女子皆分賜眾軍。

有一人,乃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見董卓性情殘暴,品質惡劣,常常憤恨不已!

伍孚在朝服內穿一小鎧,將一短刀藏於其上,欲伺機而動刺殺董卓。

一日,董卓入朝,伍孚假裝迎接董卓。

行至一廊閣下,伍孚突出匕首刺向董卓。

董卓眼疾手快,用雙手擋在胸前,使匕首不得傷其要害。

呂布見此,急忙飛身閃進閣內,一腳踹翻伍孚,救下董卓。

董卓見此大怒,問道:“汝敢行刺於我,受何人指使,膽敢造反?”

伍孚聽後,瞪極雙目,大聲喝道:“呸!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乃罪惡盈天之賊,人人願得而誅之!吾恨不得將汝等狗賊五馬分屍,以謝天下!”

董卓被罵了個狗血噴頭,哪有不怒之理。

於是命人將伍孚用酷刑剖剮處死。

伍孚至死對董卓罵不絕口。

後人有詩一首,讚伍孚之勇:“漢末忠臣說伍孚,衝天豪氣世間無。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

自此以後,董卓出入更加小心,甲士護衛不離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