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敗於火攻(1 / 2)

卻說黃巾軍大勝而歸,波才十分高興地向“人公將軍”張梁上報捷報。何義回到軍營後,立招救自己的那位小兵入帳。

那砍柴少年入營帳來見何義,道:“屬下參見將軍。”

何義也是一個知恩知報的人,一見那砍柴少年便道:“小兄弟,剛才在戰場之上,多虧你救了本將軍,今日我軍大勝而歸,也就在你方才的一舉刺殺死了那個漢軍將領,衝散敵軍陣營。”

那砍柴少年自謙道:“小的不敢居功,全仗將軍領兵有方。”

“好,好!”何義大笑道,“小兄弟如何稱呼?”

那砍柴少年拱手道:“小的姓華,單名一個祥字。”

“華祥。好,好!”原來他就是華祥。何義笑了笑,轉心一想,道,“本將軍就提升你為本將軍的副將,以後你就跟隨我左右,從今以後,我麾下的將士,除了我,就直接聽命於你。”

華祥也卻之不恭,立跪道:“多謝將軍提拔。”

何義雖是懂得知恩知報,但也是一個嫉妒之人,他怕華祥戰功蓋自己,於是在大將波才麵前,盡邀其功,並沒有將華祥所立之功向波才以及張梁彙報,這也是妒才忌能,造成日後黃巾軍起義失敗的原因之一。而他將華祥留在自己身邊,無非是讓華祥在戰場上保護自己,而並非是想重用他。而華祥始終是一個初涉社會的小夥子,對於何義的這些想法,他想不到那裏去,也沒有去思考太多,而是忠心為他辦事。

黃巾軍大將波才得知皇甫嵩引軍來之後,已下令向漢軍作戰的準備。

而在漢軍軍營,探子回報皇甫嵩說黃巾軍就在三十裏之外,正向漢軍而來。

皇甫嵩輕蔑地笑了笑,道:“來得正好,我正要將這幫亂黨賊子打得回去見他老娘。來人,立即傳我將令,命所有的將士準備應戰。”

朱俊再次勸皇甫嵩道:“將軍,不可魯莽用兵啊。黃巾賊黨能在一時間內攻破城池,占據數城,令青、冀、荊、兗、豫等幾州官史將士聞風而逃,不可小覷啊,我軍剛安營紮寨,不如隻守不攻,讓將士休息幾日,他日整頓軍士,再戰也不可遲啊。”

皇甫嵩大怒,吼聲大叫:“什麼?他日再戰?你不要以你的一敗而滅自己威風長賊軍士氣。今日我等如若不出戰,必使我軍軍心潰散,麵對黃巾賊的麵罵羞恥,你叫我如何咽得下這口窩囊氣呢?他一幹烏合之眾,有什麼可怕的,隻待我引大軍殺去,一並攻下許昌城,取那張梁人頭,方可不負眾望。”

朱俊見再勸也沒有用,也就不再勸說皇甫嵩,隻得備戰,以應對殺來的黃巾軍。但他心中一直不安,因為就目前的行勢來看,勝算不大。

皇甫嵩不等波才出兵,反引兵推進,直進軍向黃巾軍大營而來。波才得探兵回報消息,立下令軍士準備應戰。兩軍對壘,排開陣式,人群似海,旌旗如雲。

此時,皇甫嵩於高頭大馬之上叫道:“大膽逆賊,還不快快下馬受死,我還可以給你留個全屍。”

黃巾大將波才也嚷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何來反賊?當年高祖劉邦也不是起義軍而滅暴秦而得天下的嗎?今朝廷腐敗無能,弄得民不聊生,我大賢良師領導百姓打倒腐朽的朝廷,是乃為民伐漢。”

皇甫嵩大怒,道:“就憑你等烏合之眾能與我大漢大軍相抵抗?什麼大賢良師,神術之道,我看隻不過是妖言惑眾,以此來煽動天下百姓造反。”

波才笑了笑道:“皇甫嵩,你是來算嘴皮子的嗎?跟婦人似的,婆婆媽媽地,說那麼廢話做什麼?我們戰場上見高低。”

皇甫嵩氣急了,下令擂鼓,揮軍直指,“衝啊,上!”

波才揮刀叫道:“兄弟們,剛才吼話的那人就是皇甫嵩,誰能擒拿下了他,我賞他黃金千兩,贏了此戰,我們凱旋而歸,喝酒到天亮。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