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信念在求學中萌發(3 / 3)

作為塔斯基吉大學的一名學生,秀茨參與了抗議不公正地劃分選區的遊行。所謂不公正地劃分選區,是指在城市中重新劃分選區界線,將處於選舉年齡的黑人排除在外的措施。

塔斯基吉大學一名教授,也是秀茨的老師,把塔斯基吉大學這一次關於不公正劃分選區引發的事件提請美國最高法庭裁決,結果贏得了訴訟,由此結束了不公正劃分選區的實行。

正當黑人爭取民權的努力漸露曙光之時,不幸發生了……

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前往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去支持正在罷工的清潔工們。他住在洛林汽車旅館。4月4日晚飯前,他靠在二樓300號房間的陽台欄杆上,正在和同事談話。這時候,從街對麵的一幢普通公寓裏傳來了槍聲,子彈穿過金的脖子,在顎後爆炸,炸斷了頸骨,他往後倒了下去。馬丁·路德·金的女兒約蘭達在回憶她的父親時說,她父親生前早就預感自己活不過40歲,甚至在遭暗殺的前一天已有所覺察。

馬丁·路德·金被暗殺之後,民眾在亞特蘭大舉行了幾場悼念活動,秀茨參加了幾場在市中心舉行的活動。對於每一位美國黑人來說,這是一個曆史性的事件,這一事件賦予更多黑人源自心靈深處的力量和決心。

金的獻身,其意義在於激勵了很多後來的領導人獲得奮爭的勇氣。這些領導人包括科林·鮑威爾(美國第一個黑人國務卿)、康多莉紮·賴斯(美國前黑人女國務卿)、傑西·傑克遜、美國現任也是第一位黑人總統巴拉克·奧巴馬。

卡爾·羅傑斯博士,一位被廣泛報道和廣受尊敬的國際心理學家。他的非指示性療法(non-directive therapy)以及無條件接受(unconditional acceptance)的基本原理深深地打動了秀茨。秀茨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位享譽國際學術界的權威專家,會邀請自己參加一個重要的國際項目。秀茨與卡爾·羅傑斯博士相處期間,時刻都能夠感受到他的思想和哲學的指引。秀茨的大部分世界觀以及她對於世界和平所抱有的希望,都與卡爾·羅傑斯博士息息相關。

秀茨與卡爾·羅傑斯博士最後一次見麵是在奧地利的拉斯特(Rust),那時尼加拉瓜的桑地諾主義者和反政府武裝人員正在進行戰爭,敵對雙方在奧地利這一中立國家會晤,秀茨參與的這次會議是一個為期一周的社會科學研究,而卡爾·羅傑斯和其他著名專家則作為協調人出現。結果,卡爾·羅傑斯就此進行的實驗研究是非常成功的。美國黑人非暴力民權運動與卡爾·羅傑斯的基本觀點有著驚人的相似。

秀茨一直跟隨羅傑斯博士(從事研究)直到他與世長辭。直到今天,秀茨仍然信奉他的無條件的愛與尊敬的哲學。

如今在塔斯基吉大學校園內矗立著一座醒目的藍白相間的建築,那就是紀念美國黑人爭取民權的鬥爭和曆史人權紀念館,同時也是美國人權與多文化研究中心。該中心的標誌是三個不同種族的人側麵照,代表著各種族人權平等、和解和團結……

超越自我

1959年,秀茨在塔斯基吉大學畢業後繼續在這裏攻讀碩士學位,1960年畢業。之後,秀茨到了一所社區學院擔任輔導員,在從事了短暫的教育和谘詢工作之後,她開始希望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於是,她決定去紐約。

她先獲得了紐約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在紐約城工作了一段時間。也就是在這期間,秀茨對未來的發展目標逐漸明晰起來,她決定開始高等教育的職業生涯。

紐約大學夏季工作過後,秀茨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為了進這所大學,秀茨接受了最為苛刻的考試。秀茨憑借出色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拿到了4個獎學金,可以說是一筆充足的獎學金,從而獲得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一年的機會。

完成哥倫比亞大學的學業後,秀茨受邀參與哈佛大學的學術研究課題。課題研究結束後,秀茨準備去南方,申請到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如果說前幾次秀茨的求學之路還頗為順暢的話,那是因為畢竟在紐約。回到南方,秀茨可沒有那麼幸運了。當秀茨來到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時,校方為秀茨入學設置了障礙。

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校方對秀茨說:“很抱歉,秀茨女士,你沒有入學資格。”一聽自己沒有資格入校,秀茨震驚了,她不能相信。為什麼?自己已拿到4個獎學金,並且通過了米勒類推測驗(the Miller Analygist Test,簡稱MAT),難道還有什麼問題?

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答複是:“你沒有參加GRE考試,你參加的是兩個畢業考試。”

事實上,當時,佛羅裏達州立大學還沒有接受過黑人學生,此番阻撓的意圖無非是設法讓秀茨望而卻步,但秀茨堅決不妥協,堅持說“不!”

秀茨找到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的校長說:“我從哥倫比亞大學得了4分,你們憑什麼不讓我入學?假如我不能入學,你們就侵犯了我!我有權利通過合法途徑來維護我的正當權益!”此時,秀茨的語氣是堅定的。

校方回應說:“我們會考慮是否接收你,但前提是你應該參加考試。”但秀茨堅持不參加考試。“我說到做到,好吧,隨你們處置吧,我不會因為一時的利益而改變立場!”

也許正是秀茨的父母親使她相信,自己沒有什麼局限,最終奇跡還是發生了,秀茨被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接納,要知道事情原本不會那麼容易。

但有趣的是,多年以後,也就是在2001年,秀茨獲得了佛羅裏達州的年度傑出教育家獎。2003年作為榮譽校友回母校領獎時,校方專門把老校長接回來為秀茨頒獎。當秀茨見到他時,他說:“我是從……來的。”哦,秀茨明白了,老校長已經退休,是為頒獎這件事專程飛過來的。

當秀茨領獎時,她看到老校長也在沉思,她對老校長說:“當年您不願接受我入學,您還記得我當時對您說過的話嗎?”老校長微笑著說:“當然記得,你說‘要知道,這是一個錯誤,不讓我入學將是一個錯誤!’”老校長說:“從你的眼神裏我看出,你是很認真的。你說‘你要為你的錯誤負責,我會讓你走人的!’”秀茨笑了:“因為我的傲慢,促使您作出了最後的決定。”老校長說:“我知道我最後的決定是正確的,我要對你說的是,你不會像你說的那樣對付我的。”的確,秀茨也曾虛張聲勢,說自己有一個律師,但實際上當時五分鍾的律師費自己都負擔不起。

秀茨讀博年代的學術背景

20世紀60年代,秀茨經過一番爭取進入美國佛羅裏達州立大學(FSU)教育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時代背景會影響學生進入大學的目標和他們想要獲得的東西。此時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正處於轉型期,該校本來是一所男子大學,最初主要是響應國家的號召,讓戰後更多的男子進入大學學習,後來開始麵向女子招生,男女同校。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師資力量明顯增強,學校招聘了大量的有高學曆、研究能力強的教師,整個學校開始了大量的項目研究。教育學院在全校的學院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藝術和科學學院。

此時,谘詢專業依托很多科研項目發展起來。最初,谘詢跟社會工作和心理學建立起聯係,大部分課程關於如何幫助人們建立成功的信仰,也就是告訴人們不要意誌消沉,要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麵,積極創造條件,挖掘個人潛力,這也支持了心理學的發展。

秀茨是在谘詢專業處於發展上升的黃金期進入這一專業領域的。應該說,進入這個專業的人都是一些比較有想法的人。那個時候,如果想當一名谘詢師,隻需碩士學位就夠了,沒有必要念到博士;如果你拿到了谘詢專業的博士學位,那麼這個學位會幫助你成為這個專業的領導者。

在那個年代,谘詢專業還沒有細分化,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向都還比較籠統,基本上是拿到學位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事相應的工作。

秀茨做博士論文時正趕上了天時地利的好時候。那個時候許多大學開始涉獵統計學課程,其影響是積極的,教育學院也有數據統計研究傳統。秀茨對谘詢專業充滿了熱情,個人的理論見解也很獨到。與她交談,你可以了解到,她對這一專業領域的曆練和感悟。

一段孤獨的時光

攻讀博士學位,是秀茨一生中一段難忘的經曆,也是最孤獨的一段時光。是的,唯一的黑人,全部是博士課程,要麼在圖書館,要麼在家裏,沒有去過俱樂部。但也正是佛羅裏達州立大學這段不平凡的經曆使她得到了成長,為她未來的職業生涯做了充分的準備。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內局勢不是很穩定,民權運動此起彼伏。那時,一個黑人要想取得成功,所麵臨的挑戰要遠比今天多得多。有些人對黑人有很多荒唐的看法,認為黑人在各方麵都是低人一等的。FSU校長打破了所有阻礙,允許非裔黑人在佛羅裏達州立大學學習,教育學院很自豪有招收非裔美國人的曆史。

當然,秀茨進入學校時,也麵臨重重阻礙。

秀茨在家鄉是被嗬護著成長的,父母為秀茨和姊妹們首要做的事情,即在孩子們周圍劃了一道防護圈以保護他們。但如今,他們不必再這樣做了,因為秀茨的父母知道秀茨正麵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人們會想,她是一個黑人,而且是一個女人,肯定不會有所作為。當有人畫出一道邊界對秀茨說,你能做這個,你不能做那個,你隻能做到這個極限時,最初,也許秀茨不知道會怎樣,但她會學著跨越。秀茨會分辨然後跨越過去。她用自己的行動向師生們證明某些想法純屬無稽之談。

秀茨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靠獎學金生活,在一年之內拿到博士學位。1969年7月25日,秀茨完成了博士學業,她在整個博士期間平均成績都保持在A。

秀茨女士成為第一位在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獲得谘詢管理專業博士學位的非裔美國黑人女性。在一個完全由白人、男性主導的專業領域裏,秀茨克服了種種歧視和挑戰,成為一名出色的博士畢業生。

人們覺得,秀茨真是聰明絕頂。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自己想要成功,也不計回報地想幫助他人成功。她的信念是,隻管做你想要做的,你的精神支撐著你奮鬥,周圍的人也會認可你。正是在這裏,秀茨遇到了幾個相信自己的人,有學生,有同事。他們幫助秀茨超越自我,而秀茨也確實做到了。

1970年6月13日的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畢業典禮上,秀茨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秀茨的親屬見證了畢業典禮:賈奇·秀茨夫婦;兩位姐妹——廖碧兒女士及其在尤托的家庭,羅伯塔·福斯特女士及其在佛羅裏達州聖彼得堡的女兒;一個兄弟——赫爾曼·秀茨先生及其在西南路易斯安那大學的家庭;兩個姑姑——尤托的維爾瑪·古德森夫人和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的日內瓦莫羅夫人;亞拉巴馬州塔斯基吉研究所的A.W.夫婦。

是的,1970年6月13日這天,是這家人在佛羅裏達州塔拉哈希的大聚會。

秀茨先後在亞拉巴馬州的塔斯基吉大學獲得英語曆史學士學位和谘詢管理碩士學位,在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獲得谘詢和管理博士學位。秀茨做過多次博士後研究,三次在哈佛大學的夏季學期,一次在英國牛津大學。秀茨獲得過許多榮譽學位,包括波士頓馬薩諸塞大學授予她的榮譽法學博士等。

漫長的求學路不僅使她接受了正規和係統的教育,也使她獲取了真正的人生奮鬥的信念。

秀茨從未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女人有什麼弱勢。“我知道如果我對於作為一個黑人和一名女性的生存狀況感到憤怒的話,我是無法成長的。我隻有教導他人戰勝社會所施加的挑戰,我才能夠成長。”她認為,作為女性,必須要克服二等公民的感覺,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能跟男同事一樣並駕齊驅,甚至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