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遷墳(1 / 1)

楔子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醫術高超的大夫叫董奉,有起死回生的醫技,起死人肉白骨,救人無數,他給人瞧病,不收財物,人們非常的尊敬和敬佩他。病患們為了感謝他,是重病的治好了就在他家附近種五株杏樹,是輕病的就栽一株。數年之後,這地方就成了一片杏林。後世人們在讚揚中醫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時,往往給醫生贈送“杏林春滿”或“譽滿杏林”的錦旗,此乃後話,按下不表。

然人力終有窮,天道終有定,天意命難為,董奉耄耋之年大限將至,於是將其畢生心血凝著醫書,臨終前夜傳於其子,豈料其子尊父遺願扶靈回鄉入祖墳時遭山匪搶劫,山匪未搶到多少財物泄憤之於竟將醫書付之一炬,致使該醫經失傳,令人扼腕歎息。

天上流雲,地下流水,日升月落,滄海桑田,好多事情都淹沒在曆史的長河隧道中。

正文

1000多年過去了,還是這個地方。這裏月前剛發生地龍翻身,不過不嚴重,雖然有損害損傷,但是影響不大,大部分人沒有受影響,隻是一些年久失修的房子或倒塌或裂縫,沒有人傷亡。此時出雲府龍城縣華山腳下的打穀場的牆上,圍著一群村民,村裏裏正正招呼大家在說事。大家都議論紛紛。

開會的大致內容是說因為地震,不少年久失修的墳墓被震開,露出棺槨,搞得人心惶惶。有不少人到縣衙反映這個事,說影響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尤其家裏的娃,本來一天到晚瘋跑的,現在都不敢出去了。為了盡快恢複大家的正常生活,,所以凡是位於桃源村到淘淘洞前的墳墓須於一個月內自行遷走,超過一個月沒有遷走的墳墓將視為無主墳,由衙門出動衙役全部鏟平雲雲。

桃源村逝去先人大多數埋葬在這個地方,大家心裏納悶,這誰家孩子會跑墳地去玩,這理由真牽強。都搖搖頭,但是沒有辦法,還是得準備遷墳呐。

張雨田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向家裏跑去。

張雨田今年二十歲了,是個孤兒,二十年前是村裏的赤腳大夫張山子在一個大雪天在華山腳下的尋仙道上撿到的,也不知道是哪個缺了大德的扔在那的,幸好沒有被狼叼走,也是個可憐的娃。

張山子幼小被野狗咬了下身,所以一直沒有成親,得了這個孩子也是歡喜的很,不是親生勝似親生,一把屎一把尿的撫養大。

好在這孩子也孝順聽話,平日裏在家中跟著當赤腳醫生的養父做事也順便學些上山采藥、給人抓藥煎藥洗衣做飯這些瑣事,農忙時也下地耕種,是把好手。

雖然生性靦腆內向,但是為人卻老實忠厚,加上村裏就這麼個看病的地方,還是很得大家的喜歡,也敬重張山子。

雨田的家在村尾,就幾間茅草房,旁邊的地裏種著一些常見的藥材,門前趴著一條黑白相間的狗,雨田給取名為“來米” ,這會看到雨田回來了正使勁的搖著尾巴圍著雨天轉,讓人看著生怕這尾巴給搖掉下來。

“爹,村裏開會說要遷墳。”雨田被來米擋著隻能站在門外大聲的喊給張山子聽。

“曉得了。”張山子的聲音從屋內傳出來。這事傳了幾天了,隻不過今天算是正式通知。

張山子是村裏的赤腳醫生,醫術也就那樣,但是村裏就這麼一個,主要是醫德很好,旁邊村的老鄉都來找他,大家都窮,一般的病都不去縣裏,沒那個錢,能省一點是一點。

茅草房裏,張山子坐在自製的小板凳,前麵攤著個門板子,正在炮製藥材,整個房子裏都散發著藥材的味道,並不太好聞,但是對雨田和張山子來說,這種味道最親切了。

“爹,我們張家祖墳葬在淘淘洞那有很多代了吧?”

張山子歎了一口氣,說:“誰說不是呢,我們隻能管到你曾祖那一代。我算了算,明天適宜破土遷墳,我們就明天去吧。”

張山子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尤其是母親,張山子不到周歲就歿了,是父親一個人辛辛苦苦的將他拉扯大,靠著祖上傳下來的一點醫術,勉強糊口度日,什麼都去做,可以說張山子是自己在地上爬著長大的,不然也不會被野狗咬,唯一兒子落得個這樣的下場,又氣又急,氣結於胸勞作數年後終是積勞成疾,待張山子到雨田這個年歲撒手人寰,留下張山子一人。

“要是曾祖能在墓裏放點兒什麼值錢的東西就好了,這樣的話我和爹爹就不用這麼辛苦了。”雨田喃喃自語。

“你就不要想了,咱家從下往上數都是窮家,棺材裏除了一具枯骨沒別的東西。你少想點這些不該想的。”張山子對著兒子吹胡子瞪眼道,順手拍了兒子後腦勺一巴掌。

雨田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嘿嘿的笑了兩聲。

到底是還年輕,因為去遷墳,還是遷老墳這個事,雨田一晚上都在烙大餅,就沒怎麼睡,因為太興奮了。到快天明的時候才迷迷糊糊的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