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營造融洽的人際關係(1 / 1)

有一位範先生,他的職場關係很不好,不知怎的,同事非常排擠他,好像很討厭他。他的思考模式和別人都不一樣,一些生活上的小習慣令人極為反感,由於他不懂得團體相處之道,於是在職場中便與格格不入,無法得到同事們的支持與認同。沒有人可以說話,遇到問題更沒有人願意幫助他,在這樣不快樂的工作環境下,範先生隻待了三個月就離職了。從這個案例可知,修習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對減輕我們在競爭中壓力是多麼重要。

有了這個認知,提醒在職場人際必須注意幾點——

第一,敏銳的觀察力。

剛進一家新公司時,通過觀察,可以了解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同時通過同事的行為、個性和習慣,也可以了解人與人互動的一些方法。因為有此敏銳的觀察力,在往後與他們互動或合作時,或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衝突。

第二,少說多聽。

剛成為一個加入者時,不要太多言,記住“禍從口出”這四字箴言;同時在少說話的當兒,還要多聽別人的想法、別人的意見,於是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少說少錯,聆聽便成了一門藝術。

至於聆聽也分兩個層次,一是不經意地聽,二是用心地聆聽。

前者是指,當你聽到一些背後道人是非及不重要的閑話時,左耳進,右耳出,聽完就算了,千萬不能放在心上。後者指當主管或同事很認真的在告訴你一些話時,你必須專心、用心的聽他內在的聲音,因為內在的聲音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多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在一些工作職場裏,常有一些大家都不願意做或故意忽略韻事,它代表這些事都很麻煩或有一定的難度,但隻要你肯積極努力地去做,你一定會得到同事的讚賞。

有家公司,由於廁所是同一樓層許多家公司共同使用,而打掃衛生問題自然也由大家一起分擔。這個公用地區的清潔變成大家故意忽視、踢皮球的工作,雖進出頻繁,卻少有人願主動打掃。

後來公司進來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女孩,人很勤快,常在下班後自動去掃廁所,刷刷洗洗的,有時連男廁所也一起清掃了,而除了洗廁所外,她的工作表現也出奇得好。後來,無論她有什麼事情,許多同事都特別幫她。可見在小事裏多一點體貼,在大事中卻可以得到更多的協助。

第四,熱忱待人。

真正的熱忱指的是會主動去關心,包含著真誠和善意,而且要表達自然恰到好處。

我們常想主動表達我們的關心,可是有時又覺得尷尬,不敢啟齒也不好意思去做。其實在潛意識裏,我們每個人都有被關心、被在乎的一些基本的欲望與念頭,如果我們願意熱忱待人,主動去幫助別人,這也會讓你得到很好的人際關係。

第五,注意團隊工作。

在一個組織裏,我們尤其要了解團體的目標是什麼?有了團體目標的執行,才有我們個人目標的完成。所以,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去分工?怎樣去領導?怎樣去被領導?你的工作又如何融人一個團隊?讓大家在一個團體當中能有更好的發揮。

一個電腦公司很注重團體工作,員工每天幾乎都工作十小時,但其中的五小時卻用在開會溝通、集思廣益與腦力激蕩上,由於這種積極的工作模式,使得他們的團隊發揮得相當好,看得出大家也工作得非常愉快。

還有一個公司每月都會定期召集一個讀書會,指定幾本好書要同仁閱讀,然後請他們各自就讀後感及心得提出看法,大家交流一下。最先,同事們都習慣,有的沒看書就來了,但時日一久,大家漸漸習慣了這種開卷有益的聚會,有時還會主動推薦自己看過的好書。而且,通過讀書會,他們發現自己不但表達能力加強,同事情誼也因此更濃厚了。於是,大家都對公司的環境愈來愈認同並喜愛,工作起來也就更愉快了。

也許你對自己身處的企業文化並不滿意,覺得不夠理想,但是,若能從自己開始做起,相信過不了多久,一切都會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