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曰,長安——在高達十餘丈的長安城東城樓上,叛將秦維與康成登高眺望著西征周軍的營寨,那座在冬陽下爍爍放光的冰雪之城。
“城外周軍有何動靜麼?”
伴隨著一句問話,叛軍之首王褒大模大樣地走了過來。
此人看似三四十歲,體型臃腫、大腹便便,顯然這些年來沒少養尊處優。
望著王褒那一身黑綢蟒服,城牆之上似馬聃、吳興等不少叛將,不約而同地皺了皺眉。
要知道,大周以水德立國,傳說中能夠行雲布雨的黑鱗水龍乃大周皇室象征,那豈是普通人能夠穿戴在身的?
不過一想到這王褒半年前曾鼓搗著自封為西涼王,眾將倒也是見怪不怪了。
“末將等參見西涼王!”
以秦維、康成為首,城牆上的叛軍將領叩拜於地。
“唔!”王褒滿意地點了點頭,負背雙手大模大樣走到城牆邊,眺望著二十裏外那座令城內叛軍歎為觀止的冰雪之城,良久,搖頭說道,“真是想不到,本王已叫人伐盡長安附近山林,可周軍卻依然能夠建立營寨……”
或許是看出了王褒心中的不安,秦維抱拳說道,“西涼王且放心,就算周軍投機取巧,用冰土、積雪建立營寨,得一時苟安,然而我長安依舊是穩如泰山!”
“當真?”王褒的語氣,看得出來並不是很自信。
見此,秦維自信一笑,抱拳說道,“西涼王且看,我軍此前已伐盡長安附近山林,周軍沒有足夠的木料,如何打造攻城器械?隻要我等小心謹慎,防備周軍故技重施,以攻潼關之方法取我長安,待得明年春暖花開、冰雪消融,彼所建冰城自然倒塌,兼之糧草用盡,周軍必然退走,介時,我十六萬大軍隨後掩殺,勢必能重創周軍,一振我西涼軍威勢!”
“唔……”王褒聞言微微點了點頭,正要說話,忽然眼神一凜,望著遙遠處皺眉說道,“周軍……當真無法得到足夠的木料麼?”
“唔?”秦維愣了愣,順著王褒的視線望城外遠處望去,繼而麵色大變,隻見在遙遠的周軍冰城內一角,竟然不知何時累積了大量的木料,堆積如山。
“這不可能!”康成失聲說道,“就算是最近的山林,距離周軍那座冰城也有十餘裏,周軍如何能這般輕易地將該地的木材運往營地?”正說著,他忽然麵色微變,眯著眼睛望著周軍冰城方向,因為他發現,十幾名士卒正運輸著數十根木頭,緩緩在雪地裏滑行……而與此同時,就在長安城上叛軍為自己的所見所聞而感到震驚時,蘇信與唐皓等陪同著謝安、李壽二人,站在冰城東門附近,笑嗬嗬地望著遠處那輛怪模怪樣的馬車,望著它越來越近……與世間其餘馬車不同,這輛馬車沒有車輪,與其說是馬車,倒更像是另外一種交通工具,一種專門用在雪地裏工具,雪橇車。
望著那輛足足堆積有數十根木料的雪橇車,唐皓忍不住笑著說道,“末將對大人是越來越佩服了……末將第一次瞧見,馬車沒有車輪竟然也能行駛……”
“是雪橇車!”蘇信在一旁更正道。
唐皓連連點頭,笑著說道,“對對對,雪橇車!——得此奇物,十餘裏路程轉眼便至,如此看來,反倒是在院方樹林伐木的將士較為辛苦……”
“嗬嗬!”謝安微微一笑,笑眯眯地望著那輛雪橇車在駛入冰城後,緩緩停在一角,繼而,十幾名坐在數十根木料之上的士卒跳了下來,招呼著早已著在此等候多時的同伴。
在謝安、李壽、蘇信、唐皓等人的注視下,上百周軍士卒挽起袖子,將雪橇車上的木料都卸了下來,堆積在冰城內一角。
卸完木料之後,那十餘名士卒站回雪橇車,驅使著拉車的十餘匹戰馬掉轉方向,再次朝著遠方樹林的方向而去。
“唔?”好似是注意到了什麼,李壽微微皺了皺眉,指著那十餘匹戰馬的馬蹄處,問道,“謝安,那些馬兒馬蹄處所綁著的,是幹草麼?”
“對!”謝安點了點頭。
“為何要綁著幹草?”
“增加摩擦力啊,免得那些馬在運輸過程中,在雪地裏打滑……”
“……”瞥了一眼謝安,李壽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抬頭望向遠處的李景。
隻見李景正站在一片空曠之地,指揮著附近的周軍士卒。
“手腳都利索些,將這些木料的枝杈都砍下來!大人吩咐了,圓木拖至城西,樹枝則堆積於城中……”
正說著,東門附近又是一輛雪橇車裝載著滿滿的木料緩緩駛入,見此,李景連忙招呼道,“快快快,將這些枝杈拖走,你們幾個,挪開位置……你等去搬卸木料!”
伴隨著李景一聲又一聲的呼喝,附近那成百上千的周軍將士忙地不可開交。
有的將士負責搬卸木材;有的將士負責除去木頭上的枝杈、將其打磨成圓木;有的將士則負責將這些圓木拖至城西,叫該地的士卒用其打造井闌、衝車等攻城器械;有的將士則負責將那些打磨下來樹枝樹葉、以及建造攻城器械過程中鋸下來的邊角料運往冰城內各處,作為燃木生火的材料。
仿佛,整個冰城就是一座巨大的流水線工廠,這邊運輸原料,那邊出產成品,頗為秩序。
在城東逗留了一下,謝安轉頭對身旁的李壽說道,“去城西看看吧!——不知攻城器械準備地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