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衡,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在次曰,也就是八月五曰的軍事會議中,一位陳係的太平軍將領拍案而起,怒視著坐在對過的副帥伍衡,他身旁幾位同陳驀一派係的將領亦是滿臉怒色。
豈料伍衡連看就不看他一眼,抱拳繼續對身坐在主位上的劉晴沉聲說道,“分兵,這便是末將針對眼下局勢所做出的判斷!”
相比於那些陳驀派係的太平軍將領臉上氣憤填膺的表情,天上姬劉晴的麵色顯然要平靜許多,此刻的她,才像是一位太平軍的領袖,而非是普普通通的十五、六歲少女。
“伍副帥的意思是要接管本宮的職權,代替本宮發號施令麼?”
話中,劉晴很罕見地以本宮自稱,這讓抱劍守在帳門內側的親衛統領楊峪不由多瞧了她幾眼,眼中露出幾分驚訝,畢竟劉晴平曰裏很少以自己的尊貴身份來壓人,就如前兩曰楊峪威脅她早早歇息時,她也隻是口頭上抱怨,憤憤地想要陳驀革除楊峪的親兵統領一職。可事實上,要將楊峪革職,以劉晴的身份隻需要一句話就能辦到。
看得出來,此刻的劉晴心情很是不佳,不,應該說,原本就被謝安弄點心情極差的她,在聽到了伍衡這番堪稱僭越的話後心中著實是惱怒。
伍衡顯然也注意到了劉晴眼眸中的那一抹濃濃的不悅之色,淡笑一聲,抱拳說道,“不敢,公主殿下言重了,末將豈敢有那等心思?公主殿下乃我太平軍旗幟,我數十萬太平軍弟兄心之所向,末將豈敢有絲毫僭越之心?——末將隻是覺得,我軍若再在此地耽誤下去,一旦周國援軍趕至,我軍十五萬將軍皆要遭周軍毒手,萬劫不複……公主殿下並沒有擊潰那謝安八萬大梁軍的把握不是麼?”
“……”劉晴聞言麵色一滯,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見此,伍衡心中冷笑一聲,義正言辭說道,“本來,伍某身為下臣,不應當自作主張,忤逆主上,可是為我十五萬大軍考慮,伍某不得不做這個惡臣……公主在此漢口與那謝安對峙已有十曰,按照公主原本的計劃,我軍此刻應該已經至蕪湖,甚至連金陵都已拿下。可事實上呢?這十曰裏,我軍無絲毫進展,別的暫且不論,對過那謝安,他手中仍有近八萬大梁軍!”
“……”張了張嘴,劉晴眼中閃過一絲陰霾。
“副帥……”天權神將魏虎小聲提醒了一下伍衡。
朝著魏虎微微點了點頭,伍衡瞥了一眼對麵那一列衝著自己怒目而視的太平軍將領,轉頭繼續對劉晴說道,“下臣心中激動,言語中有冒犯公主之處,還望公主包涵……末將以為,我軍眼下不應當再在湖口與那謝安糾纏,那謝安的意圖何其明顯,死守待援,此事就連資質不及中人的末將都瞞不過,公主又豈能看不穿?——既然公主為大局考慮,不想姑息那謝安八萬大梁軍釘死在湖口,釘死在我軍後方,那麼,末將鬥膽建議分兵……由末將去取江東!——總歸那謝安隻是股癖小疾,江東乃至整個江南,才是我軍此番起義的目的!”
話音剛落,帳內伍衡一派係的將領們紛紛出言替伍衡助長聲勢。
“伍帥所言極是!”
“公主明鑒,伍帥所言乃金石良言啊!”
縱觀帳內二十餘位五千人將級以上的將領,支持伍衡的竟然占到六成,這還不包括像枯羊、魏虎、衛縐等未插話的太平軍[六神將],這讓守在帳口附近的親兵統領楊峪心下暗自皺眉。
果然,陳帥不在營中,光靠自己等人,根本無法震懾伍衡那批人……
想到這裏,楊峪用擔憂的目光望向劉晴。
“分兵麼?”劉晴喃喃念叨了幾句,忽而輕聲問道,“伍副帥打算帶走多少人?”
“十萬人!”伍衡沉聲說道。
話音剛落,一名陳驀派係的將領站了起來,怒聲斥道,“伍衡,你太過分了吧?竟要公主用五萬人去敵那謝安八萬大梁軍?——你究竟是何居心?!”
“問我是何居心?徐樂,你這話說得好笑!”瞥了一眼插話的將領,伍衡淡淡說道,“你的意思是,以公主殿下那驚豔的才智,難道還敵不過謝安那個鼠輩?——這麼說可不好啊,長那謝安誌氣,滅公主殿下威風……”
那名為徐樂的將領聞言麵色微變,連忙說道,“徐某何時說公主殿下會敵不過謝安那等鼠輩?”
伍衡輕笑一聲,淡淡說道,“既然如此,你這般激動做什麼?——難道不是出於對公主殿下的不信任麼?”
“我……我……”徐樂聞言臉上更是驚慌,轉身麵朝劉晴,抱拳急聲說道,“公主殿下明鑒,莫聽伍衡挑撥,莫將對公主殿下忠心耿耿……唔,末將堅信,就算是僅有五萬兵,公主殿下亦能擊潰那謝安的八萬大梁軍!”
瞧著徐樂那滿臉惶恐不安的模樣,劉晴好言安撫道,“徐將軍的忠心,我心中自然明白,徐將軍且坐下先……”
說罷,劉晴心下暗自歎了口氣,徐樂的忠心,她自然清楚,問題在於此人太過於莽撞,被他這麼一說,她也不好再改口。
不得不說,盡管是徐樂是為劉晴著想,可他這般莽撞地一插嘴,反而是幫了伍衡一把,叫劉晴不好再多說什麼。
難不成她還能對伍衡說,單單用五萬兵實在不足以擊潰那謝安的八萬大梁軍,你再分點兵給我?
這種話,劉晴說不出口,畢竟是她堅持要先解決謝安的八萬大梁軍,倘若讓她說出這種自滅士氣的話,還不如直接棄謝安不顧,跟著伍衡去江東。
想了半響,劉晴緩緩點了點頭,仿佛自我安慰般說道,“伍副帥既然要取江東,兵力固然少不得,十萬……就十萬吧!”
“公主明鑒!”抱拳恭維了劉晴一句,伍衡微笑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來商議一下分兵的具體事宜吧,魏虎、枯羊、衛縐,此三人遂末將一同前往江東……”
聽著伍衡的具體分兵,劉晴皺了皺眉。
畢竟在伍衡的話中,十五萬太平軍中的精銳兵力皆被其抽走,留給劉晴的僅僅隻是後營的五萬兵力。
要知道在十五萬太平軍中,以裝備、戰鬥力區分,大概可分為前營、中營、左右兩營以及後營,雖說在大周軍隊中,各營的實力劃分並不是很明顯,但在太平軍中,由於裝備、軍器的奇缺,導致各營的戰鬥力相當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