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香辛類(3 / 3)

肥料:

如果幼苗生長較細弱,可結合澆水適當追尿素肥料。隔20天衝施1次,共衝施兩次。生長後期最好增施一定量的磷、鉀肥,對提高大蔥的產量和改善大蔥的品質有顯著的作用。

栽培容器:

各種深花盆或木箱等。

采收時期:

如家庭盆栽,可隨時采收食用。植株地上部生長明顯停滯,管狀葉內水分減少,葉肉變薄下垂時,葉變黃枯萎時為最後采收時期。

營養價值:

大蔥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膳食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其中含有的烯丙基硫醚,可刺激胃液的分泌,且有助於增進食欲;含有微量元素硒,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症有一定作用;還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

食用方法:

做蔬菜食用,也可做調味料。

栽培時間:

春、秋季。

分蔥:

分蔥又名香蔥,原產於我國,我國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做一年生栽培。葉片管狀,先端尖,青綠色。葉鞘抱合成假莖,假莖基部膨大,形成小鱗莖,叢生於短縮莖上,小鱗莖紡錘形或卵形,分蘖性強,鱗衣白色或紫紅色,肉白色。不抽薹開花。

以四季小蔥(分蔥品種)為例說明栽培過程,本種植株叢生直立,分蘖能力強,株高30~50cm。莖較短,鱗莖不膨大,略粗於蔥白,葉片筒狀細小,中空,四季青綠,可周年栽培。香味濃,品質細嫩。

光照:

對光照要求不嚴格,充足光照有利生長。

溫度:

分蔥喜冷涼、耐寒、不耐高溫。

生長適溫15℃~25℃,超過25℃植株生長細弱,葉片發黃;超過35℃葉片會枯萎,生長不良。

土壤:

對土壤要求不嚴,以肥沃排水良好為好。

水分:

由於蔥類根係分布較淺,吸收力較弱,故不耐旱、澇,必須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多雨天氣要及時排除積水。

繁殖方式:

可用種子直播,也可用鱗莖即蔥頭,繁殖育苗,待蔥苗充分成長分蘖後再進行分株。用種子直播時,先行將培養土整平,澆透水,將種子均勻撒在培養土上,蓋一層1cm厚左右的覆土,再用細孔噴壺澆透水,保溫保濕,幹種直播約1周左右陸續出苗。

如移栽按行距為20cm,穴距15cm左右,每穴栽苗2~3株。

肥料:

追肥可用0.5%尿素稀肥水在生長期內分2~3次澆施。

栽培容器:

各種大小的花盆、箱、栽培槽。

采收時期:

一般在栽後2~3個月株叢已較繁茂,即可采收。

營養價值:

分蔥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原、食物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可補陽活血、驅蟲解毒、發汗解表。

食用方法:

分蔥假莖和綠葉供食用。可生食或拌涼菜用,也可做調料。

盆栽四季小蔥栽培時間:

紅頭蔥:

分蔥多秋季種植。

株高35cm,開展度30cm。葉較短而柔軟,長25cm,橫徑0.5cm,青綠色,蠟粉少。蔥白長10cm,橫徑1.5cm,基部形成小鱗莖,鱗衣紫紅色,肉白色。

洋蔥:

洋蔥又名洋蔥頭、蔥頭,原產於亞洲西部,在國內外均廣泛栽培。為百合科蔥屬,鱗莖粗大,近球狀至扁球狀;鱗莖外皮紫紅色、褐紅色、淡褐紅色、黃色至淡黃色,紙質至薄革質,內皮肥厚,肉質,均不破裂。葉圓筒狀,中空,中部以下最粗,向上漸狹。花葶粗壯,傘形花序球狀,具多而密集的花。花白色。

光照:

對光照要求不嚴,充足光照有利生長。

溫度:

洋蔥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種子和鱗莖在3℃~5℃下可緩慢發芽,12℃開始加速;幼苗生長適溫12℃~20℃;葉片生長適溫18℃~20℃;鱗莖生長適溫20℃~26℃。

土壤:

以肥沃疏鬆、通氣性好的中性壤土為宜。

水分:

洋蔥在發芽期、幼苗生長盛期和鱗莖膨大期應供給充足的水分。但在幼苗期要控製水分,防止幼苗徒長。收獲前要控製灌水,使鱗莖組織充實,加速成熟,防止鱗莖開裂。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培養土澆透水,再撒播種子,然後再覆土1.5cm。

出苗後及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或移栽,苗距20cm。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培養土澆透水,再撒播種子,然後再覆土1.5cm。

出苗後及時間苗,4~5片真葉時定苗或移栽,苗距20cm。栽培時間春、秋季。

肥料:

洋蔥喜肥。全生育期都要求土壤有充足的肥料供給。一般幼苗期以氮肥為主;鱗莖膨大期增施磷、鉀肥。

栽培容器:

各種大型花盆或泡沫箱等。

采收時期:

下部1~2片葉枯黃,3~4片葉尚帶綠色,假莖變軟並開始倒伏,鱗莖停止膨大進入休眠階段,鱗莖外層鱗片變幹,此時為收獲適期。

營養價值:

洋蔥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多種維生素和鈣、硒、鋅、銅、鐵、鎂等多種微量元素。洋蔥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可治療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也可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洋蔥還含有殺菌、利尿、降脂、降壓、抗癌等生物活性物質。

食用方法:

鱗莖供食用。可炒食、配菜或色拉。

紫蘇:

紫蘇又名香蘇、白蘇,原產於喜馬拉雅山、緬甸、中國,日本、朝鮮也有分布。為唇形科紫蘇屬一年生草本。葉對生,有長柄,葉邊緣有小鋸齒,葉麵多皺紋,紫色、綠色。輪傘花序兩花,花萼鍾形,萼簷二唇形,花冠白色或紫色。堅果近球形,灰褐色,果實叫蘇子。

光照:

喜陽光充足環境。

溫度:

喜溫暖氣候。適宜的發芽溫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溫。

繁殖方式:

紫蘇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家庭盆栽也可用扡插方法。播種方法:盆內裝入培養土,整平,澆足水,種子均勻撒播於土麵,蓋一薄層土,注意保溫保濕,7~10天即發芽出苗。及時間苗,最後定苗距約15~20cm。扡插方法:可在老株上取嫩梢,稍晾曬,每株留4片葉左右,直接按定植株距插入盆中,澆透水,保濕並適當遮陰,待緩苗後即可正常養護。

土壤:

不擇土壤,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長良好。

水分:

喜濕潤,不耐幹旱。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尤其是生長中後期植株較大時,不可缺水,否則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差。

栽培時間:

春、秋季,南方可一年四季盆栽。

肥料:

生產期間根據長勢隨水澆施3~4次尿素肥料。

栽培容器:

各種大型花盆、木箱等。

采收時期:

家庭栽培可隨時采收嫩莖葉。

營養價值:

紫蘇葉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其葉片具有發汗解表、散寒、理氣的功效,對風寒感冒、發熱、咳嗽等病有預防治療效果。

食用方法:

紫蘇是一種重要調味蔬菜,其嫩莖葉及種子多作調料使用。

其他:

紫蘇的分枝力強,生長期要注意及時摘除分杈枝,以利植株的通風透光及快速生長,一般留3對葉進行打杈摘心。

保健葉寶菜:

保健葉寶菜又名胡盧巴、香草、香豆子,分布於地中海東岸、中東、伊朗高原以至喜馬拉雅山地區。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為豆科胡盧巴屬一年生草本。株高30~80cm。根係發達。羽狀三出複葉,小葉長倒卵形、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近等大,先端鈍,基部楔形;頂生小葉具較長的小葉柄。花無梗,1~2朵著生葉腋,花冠黃白色或淡黃色,基部稍呈堇青色。莢果圓筒狀。種子長圓狀卵形。

營養價值:

全草有香豆素氣味。可做飼料;種子供藥用,能補腎壯陽,祛痰除濕;莖、葉或種子曬幹磨粉摻入麵粉中蒸食做增香劑;幹全草可驅除害蟲。

繁殖方式:

清香葉寶菜喜冷涼,抗霜凍能力強。不耐漬水和鹽堿,南方秋播9~10月。北方可春播。中等肥力,水肥條件好的地方生長旺盛。

食用方法:

嫩莖、葉可做蔬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