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貞人這時已經明白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了,他默默的接受了他不可能改變命運的現實,但卻突然對自己存在的價值產生了疑問。既然什麼都不能做,那讓我知道有什麼用?是顯示神意誌的不可抗拒,還是讓人明白人類的渺小無力嗎?一切的一切無人解答,他隻能向曆代貞人留下的文獻中支尋找答案。
從這些文獻中他發現,原來貞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有人把他和巫師看作是一回事,其實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巫師是上古就有的,雖然有時也裝神弄鬼,拿天意說事,但就最主要的職能卻是以其淵博的知識為部落民眾排憂解難,這就決定了巫師隻可能是一些見多識廣的老人。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這個職位就是存在著的,但從來沒有在國家大政方針中起過作用。但這種局麵在進入到商王朝時,突然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貞人的地位無比尊貴,一躍成為國家內政外交的核心階層,幾乎和商王平起平坐,有時還淩駕於商王之上。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透過繁複紛雜並自相矛盾的記述,老貞人看到了被層層掩蓋下的真實曆史。奇跡的發生開始於兩個人的一次出海。當時應該還是夏王朝,兩個人是一個住在東海邊部落的普通一員,兩人主要依打漁為生。在事情發生之前,兩人就是普通人,出生沒有什麼神跡,長大後也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就在這兩人出海前也沒有任何的預兆。出海後不久,兩人就遇到了風暴,巨大的海浪比山還要高,兩人都以為這次死定了。當他們的小船被打的粉碎時,天上卻飛來了一隻巨大的飛鳥,它的肚子象一個大大的圓盤,飛行五彩斑斕閃著神光。
大鳥把他們吞下了肚子,本以心如死灰的兩人卻看到了一群服飾奇怪的人,兩人一下子聯想到了傳說中的神仙。兩人欣喜若狂,倒頭便拜,神仙們經過短暫的驚訝後,經過商量,問他們願不願意成為神的使者,可以讓他們在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和長生不死的壽命中任選其一,要求便是他們要讓所有的人都信奉神,並讓兩人互相監督。兩人中一人選擇了寶貴,一人選擇了長生,神賜給他們一人真龍之力,一人預知禍福之能。兩人大喜,並按當時氏族的規矩,請神人賜姓,神人賜他們姓子。
待兩人回到部落後,很快就以一係列的神跡征服了整個部落,並大力宣揚神的偉大和仁慈,這個神才是唯一的真神,原先各部落的神都是假的,邪惡的,在大力傳播神崇拜的同時,開始迅速向四周擴張,周邊部落在強大的神力麵前,紛紛臣服,統合成了一個大部落。兩人根據大鳥的形狀組成了一個“商”字,正式定部落之名為商,兩人就是商王朝的先祖。
就在這一刻起,一個強大的商王朝迅速在東方崛起,在雄厚的實力麵前,奪取天下隻是時間問題。果然不到三代,商湯就推翻了夏王朝,一統華夏。
商王朝取得天下不久就發動了對西北鬼方的戰爭,後人普遍認為這是為了奪取這片地區的玉石礦藏,可誰也不明白的是難道玉石就那麼重要,值得商王朝不惜一切也要得到?其實這是為了兌現先祖對神的參承諾,號令天下臣民以事神,可是祭神中卻有一項法器必不可少,這就是寶玉。當初商王朝偏居一隅時,玉石還勉強夠用,但在奪取天下後,本來就不多的玉石更是捉襟見肘,已經到了難以維持的地步,這使整個政權核心層都處於一種惶恐不安的狀態。
這種擔憂並非杞人憂天,這種恐懼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天災人禍一下子就多了起來,本來已經穩定下來的政局突然又動蕩起來。為了商王朝的未來,商王朝動用舉國之力討伐鬼方,務必要得到玉石寶藏。經過曆代商王不斷征伐,到二十三代王武丁時終於大功告成,徹底征服了這片地區,珍貴的玉石源源不斷流向中原,沉暮的商王朝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代。
雖然說月滿則虧,盛極而衰是任何事物的最終結果,但商王朝的統治一直很穩固,在它之前和在它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王朝的國祚象它一樣長久。但有些事永遠是難以預料的,一個異類的出現打破了平靜。這個人就是商王辛,也就是後人所說的商紂王,紂王身具異象,史書上說他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手格猛獸,天下無敵,加上少年繼位,立誌奮發圖強,文治武功超越先王,光耀列祖列宗。在位三十年,始終對外開疆拓土,就是這短短的三十年,竟然使商王朝的疆域擴大了一倍,這樣的赫赫武功,後世之中唯有漢武帝能與之媲美。
可是這一切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來祭祀上天的玉石不斷減少,這就引起上天神的不滿,為此屢下災異,但此時的商王朝已是積重難返,已經不可能滿足神的要求了。
於是神把注意力放在了一直盤踞在西北渭水之濱的周部落,於是和當年商的興起一樣,周部落迅速發展強大起來,對商王朝構成了重大威脅。但商王朝畢竟是老大帝國,可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實力不容小覷,絕對不是暴發戶一樣的周部落所能撼動的,兩位周王為了這個經驗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不能不讓後任的周王小心翼翼。這種內心的恐懼和不自信,在第一次觀兵孟津時表現的很明顯,當時的周軍和聯盟軍的總兵力已遠遠越過商王朝,但周王還是害怕,竟然莫名其妙的撤軍了。這種表現讓神都是大感意外,於是在神的示意下,商末的貞人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