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著,何足道的劍招已然改變,一招招凶狠淩厲的劍法,向著方誌興不斷攻去。昆侖山巍峨雄壯,卻又不乏險峻,昆侖劍法也是如此。何足道為人疏狂,劍法也偏向奇詭,但其中卻又不乏大氣磅礴的招式。而且他輕功頗為不凡,步法、身法靈動多變,奇詭中顯得瀟灑大氣,劍法也連續不斷,有如行雲流水,威力極是不凡。
李莫愁在旁邊見此,心中自是驚訝,沒料到在這西域邊陲之地,也能見到此等劍術高手,怪不得敢稱“劍聖”,看來確實有些能耐。而這昆侖派立派數百年,也確有獨到之秘。
靈寶道長等昆侖派眾人雖然知道何足道武功不凡,但自從他武功有成後,也從沒見何足道出過全力。見得此景,心中激動不已,知道這一戰不論結果如何,一旦傳了出去,昆侖劍法都必然會在中原揚名!畢竟方誌興在中原武林都號稱“劍神”,能夠敢於麵對他出劍,並且與其過招,當可謂莫大榮耀!
想到此處,靈寶道長等人又看向方誌興的劍法,想看他如何應對。但看了許久,卻仍是不太明白。在他們眼中看來,方誌興的一招一式都是簡單之極,似乎是在不斷招架何足道的長劍,偶爾長劍刺向何足道的空當,也是一觸即收,更多的處於守勢。單從場麵上來說,雖然不上不下,卻也難說占據上風。不過看他表情輕鬆自如,比之何足道的凝重顯然高了不止一分,卻又讓他們覺得方誌興猶有餘力。也就李莫愁經常見方誌興和楊過比劍,知道方誌興是拿何足道當作弟子指點,才會如此做為。
外人所想,何足道自然不知。此時在他眼中,隻有自己和方誌興的長劍,凝神比鬥還來不及,哪裏能顧忌其它。他用起昆侖劍法狂攻數十招,眼看無法奈何方誌興,漸漸還有受製之意,知道這樣下去,不用多久,自己就得被迫棄劍認輸,不由大叫一聲,說道:“好劍法,看我我路‘雨打飛花劍’!”說著劍招忽變,歪歪斜斜地使出一套“雨打飛花劍法”。這一路劍走的全是斜勢,飄逸無倫,但七八招斜勢之中,偶爾又夾著一招正勢,比之剛才所用的昆侖劍法,叫人更難捉摸。
靈寶道長等人聽到何足道說用“雨打飛花劍法”,不由心中疑惑,他們都在昆侖派至少十數年,自然熟知派中武功,但想來想去,卻也沒想到昆侖派還有這麼一套劍法。但此時何足道所用,分明不是昆侖派固有劍法,但其中變化之處,卻又全是昆侖劍法的路子,隻是更為奇詭而已,著實讓人難解。靈寶道長身為何足道師兄,對其了解更多,心中一動,想道:“莫非是師弟自創的劍法?”想到這裏,他心中大為激動,更是凝神觀看。
方誌興見這套劍法歪歪斜斜,頗有一些妙處,卻又不乏疏漏,又聽到場邊昆侖派眾人的疑惑之聲,也猜到這套劍法多半是何足道自創而來,過了幾招,心中更是欣喜,暗道:“這套‘雨打飛花劍法’放到中原來說,也能夠稱得上一流劍法了,何足道年紀輕輕便能創出這等武功,果然極是不凡。唉!可惜西域武林到底水淺,難以讓開闊他的眼界,若非如此,隻怕再過些年,天下就要多一位絕頂高手了!”如今雖然有四絕、周伯通、郭靖、金輪等高手在世,方誌興卻也時而有高手寂寞之感,能夠見到後輩高手誕生,心中著實甚喜。思及此處,方誌興暗暗想道:“我當勸他效法歐陽前輩,入中原磨礪,否則隻是在西域的話,可當真耽擱了!”
這般想著,方誌興對這次比劍也更加認真起來,有心讓何足道認清自己的實力,明白武功的更高境界。他覷得時機,隨手一劍逼退何足道,而後運起長劍,大喝道:“‘巍巍高兮,大哉昆侖’,你也接我一招吧!”說著一劍運出,大氣磅礴,而又縹緲不定,向著何足道攻去。(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