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第一章重新改寫了一次,感覺如何,請大家在留言給我!多謝了!
另:感謝網友:夢寒煙月為本節提供的標題
————————————————
萬裏晴空,藍天白雲的下麵是一片廣闊的田地。田地裏到處是成塔狀堆放的稻杆,被太陽曬得裂開了的田泥上麵還殘留著枯黃的稻腳。一條土路從中穿過,路的一頭是齊昌圍,另一頭跟通向旁提納克鎮的大路相連接。土路跟大路連接的地方有一座兩層高的的簡易哨樓。從旁提納克鎮騎馬跑上兩個多時辰,就到了眼前的這片田地。
旁提納克的八月是整個夏天最為炎熱的時候,除了知了在起勁的鳴叫著,周圍一片寂靜。在二樓負責了望的阿劉抱著燧石槍坐在地板上,靠著牆壁正睡得香,忽地頭部一個擺動,醒過來了。阿劉眯著眼睛望了望正在肆虐著大地的太陽,擦了擦嘴角流出來的口水,又從旁邊放著的大茶壺裏倒出一大碗蘿卜菜茶,一口氣地喝了下去。這才滿意地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
這時,阿劉迷見到一群人正順著大路往這邊跑過來,連忙大喝一聲:“喂,站住。幹什麼的?”。阿劉的喝問聲驚醒了哨樓下麵同樣正在打盹的其他人。領隊的連忙帶著三個下屬從哨樓裏跑出來,隻見這群人神色慌張,有幾個人甚至連鞋都沒有穿。
“怎麼回事?”領隊的攔住跑在最前麵的人問到。身後的那三個人是早將手裏的燧石槍舉了起來,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他們。
“七哥,你唔識捱了咩?捱細小崗村吤亞鄧(客家方言,意思是:七哥,你不認識我了嗎?我是小崗村的阿鄧)。”前麵那個人著急地說到。
“哦,麵熟,名裏一下裏毋記得。出麻介事?(哦,相貌很熟,名字一下子想不起來。出什麼事了?)”被叫做七哥的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卻依然沒放鬆警惕。
“天地會吤人打吖過來拉。毋係捱丟人跑咧快,早都奔打死了。(天地會的人打過來了。要不是我們跑得快,早就被打死了)”阿鄧滿頭大汗,不知道是因為熱流出的汗還是因為剛才碰到的事情太過驚險而被嚇出來的冷汗。
“天地會的人又打過來了?“七哥也不禁有些緊張地問到。
“我騙你幹嗎啊!”阿鄧指著身後正用右手捂住左臂的人說:“你看看。他就是跑得慢,被天地會的人開槍打中了。”七哥示意那人上前,檢視了他的傷口,果然是被燧石槍子彈擊中的造成的。
“快,你們快過去”,七哥向這群人揮了揮手說到。然後又抬起頭對站在哨樓二層的阿劉大聲喊道:“阿劉,快敲警鍾。”阿劉連忙從牆角拿起一柄鐵錘,猛敲一口掛在中間的銅鍾。
“噹——噹——噹——”清脆的鍾聲在悶熱空氣中回蕩著,一群群不知名的飛禽被嚇得從田地裏飛了起來,怪聲怪調地叫著竄入了天空,鍾聲也同樣驚醒了正在午休的羅四。
羅四條件反射似的從床上坐起來,披上衣服剛要出去,門簾一掀,進來一個臉色清臒、天庭飽滿、顴骨挺拔,一副客家人中儒雅者典型相貌的人。來人腳步匆匆,差點就正麵撞上了羅四。羅四連忙向旁邊一閃,不待來人開口便說到:“萬山,走,我們看看去。”
此時齊昌圍裏麵已經是人聲鼎沸了。老人。小孩以及一些行動不方便的人往圍屋裏麵走,青壯年則手持各式武器往圍屋外麵的禾坪走。
“家祺,你帶齊心堂的人上左邊的角樓,若鴻,你帶昌盛堂的人上右邊的角樓”,羅四站在圍屋大門的台階上指揮著,叫到名字的人都大聲應了一聲,然後便有一群人跟著他走了。“萬山,老規矩,你帶一部分人守屋背,我帶其餘的人守禾坪。”
另一邊,天地會知道偷襲不成後,也不在樹林中隱蔽前進了,集中了人馬,幹脆就順著大路向齊昌圍跑了過來。
齊昌圍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圍龍屋。圍龍屋依山坡而建,前低後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牆都築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從低處往上看,圍龍屋層層疊疊,有盤龍之狀,故稱圍龍屋。就其形狀來看,隆起平麵是畫一個大圓圈:中間是一條十幾米寬的大禾坪,其兩個半圓,一個是屋舍,一是池塘,屋舍後麵是竹、樹木包圍,而池塘前麵則是菜地。菜地再過去就是一大片的農田了。為了能夠有效地抵禦外來的入侵者,禾坪周圍也砌上高高的牆,正麵對著魚塘的牆上開設有炮眼,在兩端又各起一座三層高的角樓,角樓的底層開有大門,叫“鬥門”,以方便出入,鬥門的大門均是用厚達尺許的原木製成,外麵鑲嵌有突狀三角形鐵釘,以防止撞擊,角樓的二三層也開有炮眼。圍屋裏麵的人隻要把兩邊的鬥門一關,整個圍屋便是一座堅固的碉堡了,而且射擊視線非常的好。
天地會跟齊昌圍交手過幾次,對於這種大型的堡壘還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次襲擊本來是計劃偷襲的,沒想到半年前還是荒無人煙的小崗,這次來既然有人住了。而且更倒黴的是,既然還讓小崗的人跑回去報信了。無奈之下,隻好改偷襲為強攻了。
“這幫客家佬還真是不簡單啊!難怪他們發展得這麼快”劉三伯透過單筒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齊昌圍,對這種渾然一體的碉堡型的住宅建築心裏讚歎不已。幸好自己也有準備,帶來了兩門從紅毛鬼那裏搞來的火炮。劉三伯轉頭看了看正趴在地上等待進攻命令的兄弟們,對身旁的歐陽式說到:“把火炮拉上來,給我對準兩邊的大門,轟他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