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戰袁術(一)(1 / 2)

壽春是揚州的州治,是州牧的居城,可惜如今城中做的不是自己這個揚州牧,而是後將軍袁術。

於是陶應就將郡治臨時設在合肥,並且召集會稽、吳郡、丹陽三郡的軍兵聚集在合肥,準備天氣轉暖以後就與袁術作戰,這時候天下又發生了幾年大事。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自從大敗於孫堅,回到長安後,威福更盛,盜用天子車服,並命尚書以下眾官有子皆至其相府稟報。又以其弟董文為左將軍,從子董璜為侍中、中軍校尉,皆典兵事,大封其宗族,董氏繈褓中嬰兒皆得封,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並且在長安築郿塢(今陝西眉縣東北),高、厚各七丈,其中積穀可用三十年。董卓又殘暴好殺,諸將稍有言語差失,立即處死,又以叛逆之名,大殺關中舊族。其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強烈不滿。

其中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碗、尚書楊瓚等密謀殺掉董卓,董卓自知為人所怨,出入常以驍勇過人的中郎將呂布作護衛。

這時候王允就利用自己義女貂蟬離間了董卓呂布父子,這使得呂布心生嫌怨,王允等見時機來到,遂勸諭呂布殺董卓,為天下除害。

這年的四月,正當王允等人準備采取行動的時候,正逢天子大病初愈。朝廷百官在未央宮集合,恭祝天子龍體安康。事前,呂布派同郡騎都尉李肅等人帶領十多名心腹親兵,穿上宮廷侍衛的服裝,潛伏在宮殿側門兩邊。當董卓大搖大擺地出現在側門外時,立即遭到潛伏在門後的李肅等人的突然襲擊。董卓急呼呂布,呂布手捧聖旨,大呼:“奉旨殺賊!”董卓在絕望中被亂刀殺死,並且株連三族。

董卓既死,長安兵民百姓相慶於道,衛士皆呼萬歲,盡誅董氏宗族。於是,朝廷以王允錄尚書事,以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共秉朝政。

王允使呂布殺掉董卓後,將董卓棄屍於市,董卓對蔡邕有知遇之恩,蔡邕親自趴在董卓的屍體上痛哭,被王允指責為“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是國賊董卓的死黨,即收捕下獄。蔡邕陳辭謝罪,請求免列,願接受黥首刖足的刑罰,在獄中繼續漢史的編修工作。太尉馬日單和許多士大夫為蔡邕求情,指出蔡邕是曠世奇才,素以忠孝著稱,不能隨便處死,應讓他續修漢史,完成一代大典。王允認為當初武帝不殺司馬遷,至使司馬遷能作《史記》流傳後世,其中多有對皇帝不敬之詞,現在決不能讓蔡邕執筆修史,使他能再作謗書,堅持要殺他。蔡邕聞訊,在獄中自殺,時年六十。

這時候曹操也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新潮,青州黃巾軍百餘萬人向兗州進擊,攻下任城(今山東濟寧),殺任城相鄭遂。接著,又在東平(今山東東平)附近,大破前來鎮壓的官軍,斬兗州刺史劉岱,隨之,黃巾軍向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一帶移動,青州黃巾在兗州的順利發展,使兗州的官吏士人極為恐慌,加上刺史劉岱被殺,州中無人主事,兗州上下一片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