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徐州局勢(1 / 2)

我究竟是怎麼了?

輔國安民不是我的責任嗎?

你不是被人們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嗎?

如果是,那麼誰能告訴我,著眼前的一切,是夢,還是悲慘的現實。

陶謙頹然的依坐在馬車中,在數萬軍隊的掩護下,向郯縣退去,陶謙此刻仿佛蒼老了十歲,閉上眼就會看到彭城大戰中死亡的數萬徐州兒郎,他們都是自己招募來的將士,可是,如今他們卻都變成一具具冰冷的屍體。

是自己太過無能了嗎?

沒有人應答。

公元193年農曆癸酉東漢初平四年秋,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徐州病逝,而曹操卻聲稱陶謙謀財害命,導致曹嵩死亡,為報父仇,曹操於袞州出兵徐州,全軍掛孝,大軍連下十餘城,陶謙不等陶應援軍到達,親自帶領八萬徐州兵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和曹操展開激戰。

部將張闓不聽將令擅自出擊,導致大軍陣型鬆動,被曹操軍把握住戰機將陶謙軍擊潰,這一戰大約有三萬餘名徐州軍戰死沙場,好在曹豹見機護著陶謙撤退,三萬丹陽兵主力幾乎沒有傷亡,全軍退往郯城。而曹操以報父仇為名縱兵殺掠徐州百姓,據說坑殺十萬人於泗水,泗水為之不流。又進軍取慮(今江蘇睢寧西南)、睢陵(今江蘇睢寧)、夏丘(今安徽泗縣)等縣,曹軍所過,雞犬皆盡,鄉邑無複行人。

“屠一城,降十城,數日之間又連下十城,曹操的心理戰的確可怕。”

大將曹豹與典農校尉陳登二人緊皺著眉頭看著眼前的行軍地圖。

曹豹看了一眼陳登:“這十城一降,咱們要回郯城就必須從這裏繞遠回去,不然就得在這裏再跟曹軍打上一仗。”

陳登搖搖頭:“彭城一戰太過慘烈,徐州兵第一次上戰場就幾乎全軍覆沒,軍隊如今全靠三萬丹陽兵撐住士氣,再也敗不起了,繞遠就繞遠,郯城有曹宏和糜竺,又是咱們經營多年的主城,就算曹軍走在咱們前麵,也很難攻下郯城,再說二公子十萬大軍剛在壽春擊敗袁術,軍勢還沒散去,用不了多少時日這支部隊就能趕到郯城救援,琅琊郡和廣陵郡還有臧霸軍和趙昱軍,人數也是不少,再加上咱們的部隊,到時候郯城下就能聚集到一支接近二十萬人的大軍,曹操兵力也有十萬之眾,然而糧草卻遠不及咱們,近年徐州揚州都是豐收,曹操屠城一事也會激起民憤,天時地利人和盡在我方,如何不能打敗曹操!”

陳登一向足智多謀,這番話說得曹豹熱血上湧,可是一想到主公陶謙,曹豹一下子有點泄氣:“主公他……”

陳登也是歎了一口氣,自從彭城大敗之後,本來就年邁的陶謙更是一病不起,盡管出兵之前就備好了軍醫,不過陶謙依然不見起色:“主公吉人自有天相。”頓了一頓,陳登還是輕出一口氣:“再說咱們還有二公子啊。”

曹豹愣了一愣,陶謙的兩個繼承人陶商與陶應,徐州文武大部分都是心向著陶應的,畢竟揚州六郡的土地和超過十萬的軍隊是十分有分量的,再加上陶應的便宜大舅子糜竺的上下打點,陶應已經是大部分徐州文武心目中的明主了,隻是身為徐州大族的陳登一直態度曖昧,不明不朗,主簿曹宏因為與陶商是姻親,所以一心相扶陶商上位,憑借著大公子的名頭也的確籠絡到了一批人,如今陳登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也認定二公子陶應為陶謙的繼承人了,想到這裏曹豹心中一喜:“陳校尉說的是,衝鋒陷陣陳校尉可能不如末將,但論兵法末將不及陳校尉萬一,三萬丹陽兵願意聽從陳校尉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