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1 / 1)

一輪殷紅如血的夕陽懸掛在海天相接的五彩雲霞之中,白色的海鳥追逐著兵艦在自由自在地翩躚飛翔。

日本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靜靜地站在甲板上,回望著自己曾嘔心瀝血想經營好的小島,這位陸軍中將心中的失落和不甘象天邊的紅霞熊熊燃燒起來。

“閣下,要開船了。”一個日本軍官走過來,恭敬的說道。

兒玉源太郎皺了皺眉,輕輕擺了擺手。海風帶著海水的鹹腥和濕潤吹拂而過,吹動了兒玉源太郎的短發,他的眼睛突然眯了起來。

岸邊的懸崖上突然出現了一個騎士,手臂奮力舒展,一麵大旗在獵獵風中飄揚起來,鮮紅的顏色刺痛了兒玉源太郎的眼睛,旗上“除倭保台”兩個大字深深紮進了他的心頭,使他艱於呼吸。他有些奇怪,在這個距離,為什麼不用望遠鏡都能看得如此清晰,讓他覺得如此難受。

又是幾個騎士,又是幾麵旗幟出現在懸崖上,身影偉岸而挺拔,兒玉源太郎甚至能想見這些人望著自己那輕篾冷酷的眼神。

突然掀起的大浪,使得兵艦劇烈搖晃起來,兒玉源太郎不防被摔倒在甲板上,耳邊似乎響起了懸崖上騎士們刺耳的嘲笑,響起了台北城內萬眾的歡呼聲。他奮力推開了要扶他的士兵,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幾十歲,蹣跚著向船艙走去。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一點也沒有減輕,唉,帝國臥薪嚐膽的心血,竟會在小小的台灣毀於一旦,別了,台灣!自己當初的豪言壯語,隻能淪為同僚的笑柄了……

日本撤軍的消息已在台灣各地傳開,苦難深重的人民再也按納不住心頭的激動,紛紛奔走相告,盡情歡慶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台灣各地的大街小巷,鑼鼓齊鳴,徹夜狂歡,鞭炮放過的紙屑,在地上竟積了厚厚一層。千千萬萬的軍民正在一起遊行歡呼,手裏拿著能敲響的家夥,艱難的曆程和勝利的衝動,使很多人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象孩子似地在人流中,一邊打鼓扭秧歌,一邊號陶痛哭!

王德標左右偷偷一瞅,忠勇的部下早已經是淚流滿麵,泣不成聲,撫今思昔,他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的感情,眼睛一潮,一股熱流緩緩淌下。

台灣軍民血戰的記載將永垂於世,在外來入侵,抵抗暴政的時刻,挺身而出,以身殉國的壯士們的英靈將永垂不朽。

“萬歲,勝利萬歲。”“王將軍萬歲!”………

一陣陣山呼海嘯般的吹呼聲傳來,台北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湧上了街頭,敲響著一切能發出聲音的東西,扯著嗓子在叫喊,在狂呼。

七年了,受奴役受壓迫,被肆虐被屠殺的七年。這一天是1902年4月20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正是祖國大陸沿海漁民和台灣人民祭祀媽祖聖誕的盛大節日。台灣民間廣泛信奉媽祖,島內媽祖廟不計其數,香火旺盛。每逢媽祖聖誕日,台胞更是舉行各種盛大的儀式,以示感恩。

王德標選擇這一天舉行台北入城式,也是頗具深意。這不啻向世界明示:台灣乃我中華之台灣,台灣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母親!

曆史在這一刻定格,卻還將滾滾向前,王德標自信地伸出了手臂,接過身旁侍衛手中的大旗,猛烈地揮舞起來,隨著旗幟的每一次招展,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