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碼頭的一路上不少人和鄭澤仁打著招呼。到了碼頭後,出小海的村民幾乎都回來了。碼頭也開始熱鬧起來了,回來的村民從船上往下卸海貨,外麵來碼頭收海貨的販子則忙著把收上來的海貨過稱往車上搬。
“今天是個好日子,捕撈的東西算是豐收了吧!”鄭宇聽著碼頭人們互相之間的問話,他站在碼頭上看著茫茫的大海,一望無際,迷人而深奧,藍色的天際之間,隻有幾片點點白帆,在書寫著哪是天哪是海。
這時候又有幾條小型漁船先後靠岸,船老大剛剛從船艙內取出捕獲的大蝦和大螃蟹等海鮮,此時早已等候在岸上的販子們紛紛喊著:“這個我全要了,這螃蟹我要10斤。這蝦爬子我全要了!”喊聲是絡繹不絕。
鄭澤仁熟練駕駛著帶有掛機的小漁船緩緩地離開碼頭,然後慢慢加速,乘風破浪向大海深處駛去。鄭宇用手扶著船幫,環顧四周,竟然有些茫然,這還是他第一次做這麼小的船出海打漁,心裏對於大海的敬畏,讓他心有忐忑。
在駛出碼頭能有半個多小時的距離,鄭澤仁把船緩緩地停了下來,然後拿起船艙裏帶鉤子的長長的竹篙,雙手舉起了竹篙,專注地盯著海麵。突然,他將竹篙迅疾紮向海麵,鉤起來一個籃球大小的塑料浮標,接著就拖出一根粗粗的麻繩,然後他吩咐一旁站著的鄭宇:“臭小子,還不趕快幫忙!”這時候鄭宇反應過來急忙用手接過浮標,將麻繩纏在船上一個轉輪上,然後就有規則地將繩子收上來,這些動作都是他下意識的動作。
由於鄭宇沒有帶膠皮手套,拖繩的雙手很快就被磨得生疼,不一會兒就紅了。費盡力氣拖了幾分鍾,拖起來的卻是綁在繩子上的石頭。很快第一個蟹籠浮出水麵了。“螃蟹!”鄭宇興奮得大叫起來。鄭澤仁把蟹籠拖上船,將扣解開,把螃蟹傾倒在蟹筐裏。一隻碩大的梭子蟹還張牙舞爪地伸出了大螯。
這是鄭宇第一次捉螃蟹,所以顯得非常的興奮,他使勁地拖起另一個蟹籠,很重,但裏麵隻有幾隻小蟹。再拖,他的眼睛一亮,裏麵竟然有一條怪魚:扁扁的,平平的,全身看起來有點透明,骨頭都可以看清楚。“爺爺,你看這是什麼魚!”鄭宇指著怪魚問道。
鄭澤仁看著鄭宇笑罵道:“臭小子,這才多少時間沒有出海,怎麼連個玉特都不認識了!”其實所謂的玉特就是學名叫比目魚的一種魚。
等五六十個蟹籠全部拖上來以後,鄭宇的手已經變得通紅,手掌已被磨破了皮。不過撲捉到的螃蟹看起來倒是不少,能有三四十斤的樣子。把螃蟹全部從蟹籠倒出來後,爺孫兩個又開始忙著填餌放籠了。浮標先被扔進海中,然後扔一塊重重的石頭墜繩,接著一個個已經重放了餌料的蟹籠被扔了下去,就這樣捕撈螃蟹的工作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