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的強弩兵由趙浮統率。趙浮原為冀州刺史韓馥手下的從事,率領一萬強弩兵守衛孟津,防止董卓渡河攻擊河內。虎牢關大戰後,袁紹屯軍河內,依靠河內太守張楊、冀州刺史韓馥接濟。袁紹取得冀州後,強弩兵為袁紹所奪。袁紹手下的強弩兵非常有名,在磐河界橋與公孫瓚的大戰中,袁紹手下大將麴義依靠強弩將公孫瓚名震天下的“白馬義從”打得大敗而逃;官渡之戰中,袁軍強弩更是射得曹軍抬不起頭來,被迫伏地而行,遭袁軍恥笑,後來才被劉曄的發石車所破。由於強弩的建造非常昂貴,為漢軍利器,擁有者不多,所以趙浮的一萬強弩兵是三國史載中最強大的一支了。遊戲中也作如此設置。
雖然我軍遭到袁軍強弩兵重創,不過我軍的強弩兵也非常厲害,陳國的五千強弩兵盡為我大齊所有,這時也出陣與袁軍對射,雙方損失均重。由於我軍發石車在“砲戰”中占了上風,這時一頓亂炮砸入袁軍弓弩手隊形中,將其打得頭破血流,狼狽不堪,被迫後退躲避。我軍乘對方隊形混亂,九宮八卦陣已經殺入袁軍陣中,眼見大局將定。
哪知此時袁軍中衝出兩支人馬,將我軍死死纏住。一支人馬為步軍,足有數千人,均持長戟,一路排開陣勢,將我軍前沿的步兵如割草般刺倒。
這就是張郃統領的精兵“大戟士”了。《英雄傳》記載,袁紹聽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有這樣一段對話:
紹笑曰:“彼有‘白馬義從’,某有‘大戟士’,安懼哉?”呼(張)郃:“雋乂,盍為吾破之!”郃自張望不言。
所以張郃的“大戟士”是袁紹軍中的又一支精兵。現在在這支精兵的打擊下,我軍普通步兵確實不是對手。
見勢不妙,我軍中的團牌兵立即迎上對陣“大戟士”。團牌兵由李應、馬賽飛、樊瑞和項充、李袞統領,有團牌護身,不怕袁軍的長槍大戟,雙方正是旗鼓相當。但樊瑞會特殊陣法“烈火陣”,威力在普通陣形之上,當下將大戟士裹住砍殺。樊瑞又祭起五雷正心大法,一個“落雷”特技,打得袁軍隊形混亂。一番拚殺,大戟士被殺得所剩無幾。張郃雖勇,卻當不起馬賽飛的飛刀是用藥物煉過的妖術,百發百中,混戰中被馬賽飛放出的飛刀擊中肩頭,跌下馬來,被我軍生擒。
另一邊,是高覽率騎兵衝陣。之前袁軍滅了公孫瓚,俘獲馬匹極多,騎兵力量極為強大。所部騎兵,訓自烏丸,精銳勇悍甲於天下,此刻萬馬奔騰,黃沙蔽日,直如山崩海嘯,震天動地。
徐州軍兩翼分處,湧出弓弩手無數,指天而射,箭落如雨。高覽軍馬雖有折損,其勢不衰,皆奮刀出鞘,刀光如雪,所距不過百步,徐州人馬皆為步卒,麵有懼色。此時高順身披紅袍,貫黃金甲,跨下一匹黃驃馬,催馬直至陣前。有人曰:“賊來百步矣!”高順左手持刀,右手持牌,以刀擊牌大呼曰:“風!”眾軍一起大呼曰:“風!”複有人曰:“賊來五十步矣!”高順複大呼曰:“雷!”眾軍亦呼曰:“雷!”軍心大盛。高順棄刀於地,持槍在手,舉槍大呼曰:“風雷陷陣!”眾軍一齊大呼曰:“風雷陷陣!”萬眾一心,勇不可當。兩軍相接,高順的“陷陣營”皆用長槍,其長竟逾兩丈,精鐵為尖,堅木為杆,挺槍以待,高覽馬軍收勢不及,直撞入槍陣之中,前軍紛紛落馬,後軍自相踐踏,死者無數。高順揮軍酣戰,袁軍潰不成軍,高覽喝止不住,隻得敗退。
高順這半年來,將陷陣營練得精銳無比。現在陷陣營的配備是以高順為首,另有四大將領:魯智深、武鬆、蓋世雄和伍保,均為悍勇之將。這時陷陣營中蓋世雄放出飛鈸,將高覽的戰馬射斃。高覽倒撞下馬來,被齊軍擒住了。
不過齊軍的九宮八卦陣被張郃、高覽這一衝纏住了,袁譚和田豐趁機率領主力退入城中。齊軍欲攻城,城上矢石如雨,隻得退後紮寨。
張郃、高覽的相性與我相差甚遠,我軍無法登庸。曹操聞訊後,派人過來將其登庸走了。這是相性決定的,我也無可奈何。
我軍在北海城外休整數日,又建造一批攻城利器:發石車、井闌、衝車……接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慘烈攻城戰就在黎明中拉開了帷幕。
隻見第一波攻城的士兵抬著數十條雲梯,推著井闌向北海城的西北角發起了衝鋒。城上箭雨如潑水一般澆下來,近半的士兵根本沒接近城牆,就已被紛紛射倒。這些都是新歸順的俘虜兵,受過的訓練不足,遇到這種情況,隻能啞著嗓子哭叫著愣愣地向前衝,然後慘叫著摔倒。
我見狀,撚起一支鳴鏑射向天空,隨著尖銳的哨聲響起,安置在西麵和北麵的投石車一同向內城西北角的城樓開砲。這些砲石大都是從民居裏搜攏的磨盤,瞬間,這陣磨盤雹子落在城頭,發出地動山搖的巨響。北海城的西北角樓已打塌了半拉,城上火把滅了一片,慘叫哭號此起彼伏,箭雨稀疏了許多。
趁這個空當,雲梯被架設在了寬闊的內城護城河上,士兵們開始扛著一袋一袋的泥土和沙包沿著雲梯向護城河裏丟。
在密集的砲石攻擊下,城腳根本無法立足,稀疏的箭射倒了不少齊軍,可是畢竟抵擋不住我軍人多。士兵們來來往往奔波不停,護城河兩岸的距離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