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形勢危急(2 / 2)

劉協暗想,就算你董卓大肆封官,加封親信,可你也蹦躂不了兩年就要嗝屁了,現在給你手下封官,到時候自有十八路諸侯來收拾你。

進了書房,劉協隨手拿起一本翻看,吩咐文官把幾份奏折全部加印,一律批了。

李傕,原車騎將軍,現批為領司隸校尉。

樊稠......

張濟......

徐榮......

劉協一邊看著一邊心裏歎道,董卓能有膽量霸占洛陽,不單單隻靠那所向披靡的西涼鐵騎和飛熊軍,這手下人才也多是三國名士啊。

“嗯?”

劉協在奏折微末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賈詡,原太尉屬官,現批為平津都尉。

賈詡,字文和,三國頂尖謀士之一,奇謀百出,算無遺策。本是董卓手下隨軍參謀,後董卓兵敗,受董卓部將李傕重用,任帳中謀士,李傕身死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用計謀兩敗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後勸張繡獻宛城與曹操,又稱為曹操的謀士......

劉協腦海裏浮現關於賈詡的生平種種,也多虧那個意識是21世紀所謂的曆史科高材生,才能記得這麼全麵。

現在的賈詡還沒有嶄露頭角,隻是因為董卓這次大肆賞賜部下文武將領,賈詡也沾沾光罷了。

因為封官需加官印,大部分的董卓部將此時都在洛陽限製,而大後方西涼則多由副將駐紮,這個賈詡此時肯定也在洛陽城中,賈詡智深,若能得到他的相助,哪怕隻是一兩句良言,也能改善現在劉協巍巍可及的情況了。

一時間劉協想的入神了,陷在記憶裏思考著某些東西。

“陛下,陛下!”

“啊?啊!怎麼了?”聽到文官們的叫聲,劉協從記憶裏驚醒過來,問道:“批完了?批完了就給董卓送去,該加官印的加官印,你們去聽董卓的吩咐做吧。”文官們恭謹的答應下,收拾好奏折向劉協行了一禮,便魚貫退下。

待文官走遠後,劉協把伺候在門前的秀兒喊來:“去,快去傳黃門侍郎荀攸來!”

看到劉協突然變得著急的樣子,秀兒有點莫名其妙,但還是恭敬的退下去找荀攸。

“等等!”劉協又大喊一句,秀兒止步,用迷惑不見的可愛樣子看著劉協。“不能就這麼去找他,你過來,我告訴你該怎麼做。”秀兒乖巧的走過來,俯身附耳上去,劉協吃力惦著小腳尖,在秀兒耳邊飛快的小聲交代著。完了還特別交代了一句,“秀兒姐姐,千萬別讓董卓知道這件事了,就讓荀攸以升官眾廣,官印有缺,讓他自己進宮領官印,別親自去,一定要交代別人去做。”

秀兒點點頭,小聲道:“我知道了,陛下。”

劉協這才不放心的點點頭:“去吧!早點回來。”

秀兒看劉協沒什麼事情了,往回走了兩步又回頭問道:“陛下,那您還要出宮嗎?”劉協笑著回道:“不了,改天在出去玩吧,你先去把事情辦妥了。”

看著秀兒退了出去,劉協心裏止不住有點小興奮的感覺,剛才記憶裏突然冒出的賈詡的身平讓劉協有點蠢蠢欲動的感覺,想要趁賈詡還沒嶄露頭角的時候收複賈詡,可是仔細想想,人家可是三國頂尖一流謀士,他才是九歲小兒一個,縱然有著成人的思想,但也是普通人一個,人家何苦丟下大好前程,背棄董卓跟著勢弱的小皇帝,史書上的賈詡可是不輕易涉險的一位智士。

想到不能收服賈詡,恐怕與之見上一麵都會被賈詡告知董卓,本有些失落,轉念一想,忽然想到了荀攸荀彧一家,誰說東漢的官員就一定狼心之輩,像荀攸直流,陳宮之流對大漢的死忠之謀士武將也有不少。

偌大的南宮書房裏,小皇帝劉協坐在太師椅上,晃蕩著小腳,漸漸變得越來越有明亮的眼睛盯著書桌上的硯台發呆,心裏不知道打著什麼樣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