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遷都許昌(1 / 2)

車隊又行了兩日,許昌城以遙遙可見,幾日的相處,劉協與伏皇後之間早已熟絡,伏皇後與他的夫君耳鬢絲磨早已習慣,隻撩得劉協欲火難歇,奈何車廂四周布滿兵馬,劉協欲行好事卻也得看看環境,直逼得伏皇後承諾到達許昌後再行歡好。

此刻劉協正與伏皇後說笑,兩人胡七雜八的東聊西侃,劉協言語幽默,直逗得伏皇後花枝亂顫,卻也忽略了劉協的變化,畢竟在她眼裏劉協還是那個劉協。

“啟稟陛下,已看到許昌城!”一個騎兵跪倒在馬車外報告情況。

劉協心頭一震,許昌城,將是他大展宏圖的地方,他這一路上早已做了無數個念頭,獻帝一生失敗,雖說最後也是安樂而終,但作為商人的劉協卻不甘如此平庸,他決定憑借對曆史的了解,創造出新的曆史,讓劉協這個名字不再讓別人覺得平庸,想到此欣然一笑,轉頭對伏皇後道:“終於快到了!”說完整了整衣服,掀開車簾,踏上車板,舉目眺望。

伏皇後卻會錯了劉協的意思,隻以為他還惦記著那個承諾,頓時滿臉羞紅,低著頭跟著劉協踏出車外。

大雨早在兩天前便完全歇止,天色已經清亮,隻見遠處一座城池巍然而立,恍若一個巨人橫臥其間,四周山峰林立,綠意黯然,景色卻也怡人。

那騎兵見皇上,皇後出來,忙將身體又向下躬了一級,補充道:“此地距許城十餘裏,片刻便到!”

劉協心情大好,忙喚起騎兵道:“給朕備馬!”

那騎兵一愣,本想說為皇上安全著想,還是坐車為上,但見皇上笑臉盈盈,卻又不想壞了皇帝的興致,他在軍中也是個小頭目,上頭曾交代過他,一切順著皇帝,莫要讓皇帝不悅,轉頭見許昌近在咫尺,心想如今已經踏上許昌領地,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忙對劉協一恭道:“遵命!”說完匆匆跑下去,不一會功夫,便見他牽了匹馬回來。

劉協從未騎過馬,但好在這並非他自己的身體,獻帝自幼也學騎射,身體自然隨心協調,隻一躍,倒也上了馬背,劉協精神一振,揮起馬鞭,一人當先疾馳而去,那騎兵見狀,慌忙叫過一隊騎兵,迎頭趕上,緊緊跟在劉協身後。

伏皇後扶著車轅,卻見劉協策馬狂奔,一身錦衣玉帶,身披黑色龍紋的風衣,英姿颯爽,一時竟看得癡了。

劉協策馬狂奔,眾將士豈敢怠慢,除騎兵隊外,所有步卒一律小跑,也就片刻功夫,以至許昌城下。

曹操早已得報,大開城門,無數士兵一湧而出,出得城門皆按方陣各自集結,整整列了六個方陣,足有數萬人馬,隊列整齊,士氣高昂。

曹操率領一眾文臣武將列隊出迎,隻見不遠處,一隊騎兵塵囂而至,當先一人,錦衣玉帶,風衣招展,英姿勃發,卻不是獻帝是誰?曹操一愣,數日之前,他方才拜見過獻帝,不過一文若書生而已,今日詐一再見,卻威風凜凜,一騎當先,看得曹操一陣恍惚。

劉協一馬當先,隻見許昌城下數萬士兵,挺槍而立,大門兩側,列兩隊文臣武將,而當中卻立著一人,隻見這人一身戎裝,頭戴銅盔,身穿鎧甲,腰佩長劍,好不威武,兩雙眼睛如鷹般銳利,透著些許霸氣,不用人說,劉協自然知道這人便是曹操曹孟德,也是他入三國以來的第一個對手。

馬已至前,劉協伸手抓住韁繩,駿馬長嘶而立,劉協一躍而下,早有士兵接過他手中的長鞭。

曹操見獻帝至前,忙恭恭敬敬地拜倒:“臣恭迎聖駕。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剛剛念完,身後所有將士一應而拜,山呼萬歲,聲勢之浩大,直震得劉協怏怏欲倒,他何時見過此等場麵,饒是前世(姑且稱前世吧)看過大片無數,也不及眼前之萬一,直覺得一股豪氣直衝心頭,眼前浮現出萬裏江山如畫,黃河九曲相連的壯麗景象,而這一切又都屬於自己,劉協雙目熾熱,猶如多少年後的憤青一般,運足丹田之氣,雙手微抬,大聲喊道:“眾將士免禮!”

他這一聲本是厚積待發,以雄厚的聲音映襯眼前的氣勢,怎料獻帝年歲尚小,喉結發育尚未完全,這一聲剛叫喊出口,便覺聲音有異,沒有雄渾厚重之感,反倒一路飆升,直至尖銳沙啞,倒像是一內官的聲音,劉協大跌眼鏡,趕忙住口,一步上前,雙手托起曹操動容道:“將軍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