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城內,劉協與曹操一眾大臣宴飲歡慶,直至夜幕籠罩方才罷休,皇後伏壽卻因身體不適早早退席,劉協譴太醫前去診治,太醫稟報說皇後寒邪侵體,需靜心修養。劉協心道,定是水土不服所致,遂決定前去探望一番。
皇後寢宮內,伏皇後臥於榻上,臉色蒼白,身邊四位侍女正給她壓上熱毛巾,遞過湯藥,一口一口的喂食。見劉協大步而來,眾侍女慌忙跪倒,伏皇後也待起身,卻因為軟弱無力,剛剛支起的身子又倒了下去。
劉協一步上前,一把扶住伏皇後的身子:“皇後有恙在身,不必多禮!”
伏皇後淺淺笑道:“臣妾身子骨向來很好,今個也不知怎的,讓陛下掛念了!”
劉協接過侍女手上的湯藥,對四個跟他一起來的內臣道:“你們都退下,朕與皇後說幾句體己話!”
四人略一猶豫,便緩緩退下,那四個侍女倒也自覺,沒待劉協吩咐,匆匆退出寢宮。
劉協舀起一勺湯藥,略微吹了吹,笑道:“皇後躺好,朕來喂你!”
伏皇後臉色一紅,低聲道:“臣妾怕是兌現不了諾言,今晚,侍奉不了陛下了!”
劉協本倒沒有此心,卻見伏皇後蒼白的臉上飄起一朵紅暈,聲音細膩,猶如蚊吟,不禁心神一蕩,隨即笑道:“皇後還是先喝藥吧!”說完將勺口伸到伏皇後的嘴邊。
伏皇後心中感動,暗道:“得君如此,我又何求!”一時間,潸然淚下,撲進劉協懷中,劉協一驚,手中的藥碗差點打翻,但隨即順手將碗擱置於幾,攬住伏皇後的腰際,心中竟一陣寬慰。
也不知過了多久,忽有一內臣前來拜見,卻見皇上緊緊摟住皇後,心中戈登一下,匆忙往後倒退。
劉協與伏皇後一驚,抬頭卻見那內臣慌慌張張正準備退出寢宮,劉協隻道他是曹操的奸細,來偷聽他與伏皇後的對話,心中暗恨,怒道:“給我滾進來!”
那內臣聽劉協怒喝,差點沒摔下來,隻得慢慢往前挪動,心中早將自己扇了無數個嘴巴,自己壞了皇上和皇後的好事,隻怕這命是保不住了,早知道就不該貪那太尉的一百錢,現下想來那一百錢當真少得可憐。
他得得瑟瑟跪倒到劉協跟前,哭喪著臉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劉協心道,我又不是昏君,怎會胡亂殺人?心中暗笑此人膽小,若真是曹操之人,隻要恩威並施,倒也有可能為己所用,想到此處,故意將臉一沉,不去搭理。他卻不知道這內臣確是曹操之人,曹操安排了四個貼身內臣跟著劉協,為首的那人叫做宋九,專門負責劉協的起居飲食,而這個內臣則是宋九的手下,隻是新招入宮侍駕,宮廷禮數還不能隨心所欲的運用,故才忘記稟報,擅闖了寢宮。古代禮儀極重,像這內臣這般冒冒失失的,已經是犯了死罪。
那內臣見劉協一沉臉,三魂早沒了兩兒,頓時癱軟在地上,喃喃道:“太尉楊大人在宮外求見!”他在進宮之前,曹操曾命人對他們進行培訓,除了宮廷禮儀之外,為竊取情報,更列了一張百官表對他們進行培訓,他深知這位太尉楊大人乃忠義之士,在朝廷中十分有分量,連曹操也頗為忌之,如今,他就指望皇帝聽到這個消息龍心大悅,喊一聲宣旨覲見,那麼他這條命便算保住了,可這機會實在十分渺茫啊。
果然,劉協聽完這個消息,臉沉得更深,楊太尉?劉協自然知道這人是誰,太尉楊彪,李催、郭氾之亂時,盡節衛主。因被曹操所忌,汙以罪名,險些喪命,後來曹丕即位後,想重新任他為太尉,結果卻被婉言拒絕,不可謂不是大漢的忠臣,他能來劉協十分高興,可眼下身邊的侍女,內臣隻怕已全都是曹操的細作,又不能遣退左右,獨見楊彪,這要是傳到曹操耳朵裏,隻怕自己的命都長不了,不禁陷入沉思。
那內臣見劉協臉色陰晴不定,為保性命,又顫聲道:“楊大人說有要事稟報,所以......!”
他的意思劉協自然明白,因為事情緊急,所以才擅闖了寢宮,劉協沉思良久,忽地計上心來,不禁心情舒暢,對那內臣道:“你先領他到書房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