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得天風癩子做官 勸鄉鄰阿Q(1 / 3)

做了老板,阿Q也開始有了些頭腦和算計,時近年底,想著把錢莊的高利貸連本帶利的還了,順便答謝答謝馬掌櫃,預備下回缺錢時好有臉再借。遂細細地備了紹興老酒、西湖茶葉、金華火腿和出口轉內銷的茴香豆四樣上好的禮物,另外包了兩包現銀,一個裝在青布袋子裏的八兩是還利息的,一個二十兩的大紅封包是給伢兒壓驚的紋銀,懷裏揣著一百兩準備還賬的銀票,臘月二十晚上拎到錢莊馬掌櫃家。馬掌櫃一見這一大堆東西和鼓鼓的封包,就知道老阿是個懂事理、會辦事的人。很是熱情地拉著老阿的手,拘他坐下,泡了好茶。阿Q大大方方地坐下,問了老掌櫃的好,說了些“承蒙支持,一世不忘”之類的客氣話。馬掌櫃也恭維阿Q有頭腦,會經營,接著又關心了些生意上的情況。兩人言來語去,客套了一陣,阿Q說明了來意,沒等他往外掏銀票,馬掌櫃就先開了口說:“阿老板事業剛剛起步,正是要用錢的時候,如手裏吃緊,銀子不著忙還,倘若今後不得周轉,盡管開口,借多借少問題不大,隻要利錢年年不斷,台麵上大家好說話,本錢掛在帳上也是可以的,還與不還不甚打緊。。。。。一聽此言,阿Q差點樂死。半信半疑之中仿佛見著了趙公元帥一般,立馬起身拉著老掌櫃的手,不住地左晃右晃,嘴裏隻是說:“煩神、煩神”。馬掌櫃知道老阿心裏有數,也說了一套:“支持鄉民致富,乃新章的規製,錢莊理當之事”的大道理,彼此好一陣拉扯。見夜色已晚,阿Q又從褲袋裏摸了十兩銀子放在桌上,說是來得匆忙,給老掌櫃買條煙抽,方才喜出望外地把哪一百兩銀票又帶了回去。此後,阿Q又在大生錢莊借過好幾筆銀子,都是還利不還本的,那錢莊的本銀,全讓阿Q做了發財的本錢和享受的開銷。但對馬掌櫃,阿Q非但禮敬年年不斷,逢時過節的孝敬也是不少的。馬掌櫃也是個有信義的好人,對阿Q極力幫襯,關愛有加。一個投桃,一個報李,各盡了“分內之事“,隻不過馬掌櫃得小頭,阿Q得大頭而已。

也許是祖上闊的緣故,阿Q雖然窮困了幾十年,但天生不小氣,也是個講義氣的人。如今一下子爆發起來,除了感激馬掌櫃外,他最想重謝的還是趙太爺。雖然當年搞維新,鬧辮子革命時趙家很是把他不當人。可這次的事業太爺的確是幫了大忙的。為感謝太爺的深恩厚誼,臨近年節,阿Q又把從大生錢莊拿回來的一百兩本金包了六十兩給趙太爺送去。進門見了太爺,連忙打躬作揖,說是來答謝太爺的抬愛之恩的。趙太爺沒說什麼便直接把他領到豪華的客廳,千真萬確和太爺隔著茶幾坐在紅木的椅子上的,還泡了龍井的茶水。阿Q覺得,能和趙太爺平起平坐,心底比黃三婆娘給他抽煙還要美的許多。

這趙太爺乃一莊之尊,高貴無比,在鄉民們麵前很是有些不怒而威的樣子,,平常如是,普通鄉民都不敢也無緣和他接近,何以對這一向吊兒郎當,沒有正形的阿Q如此器重?這便又要說到前麵。

話說阿Q因過去在太爺家做過幾年雇工,雖然被太老爺臭罵過不少,但多少有些主仆之情。就像自家養的狗一樣,打罵幾回是免不了的,可總歸還是家裏的主人和畜牲的關係。這趙太爺家,別人不敢上門,也上不了門,阿Q卻不怕,進出並不太難。再說自從開店之前送了火腿以後,阿Q便一直銘記著趙太爺“隻要是錢尋致富的事,他也可以幫忙支持“的話,趙太爺這話,於他阿Q無異情深如海。雖然他不敢再說他也姓趙,但隻要一想起“趙太爺是他的主人”或趙太爺的“幫忙支持”這句話,他阿Q也就壯了不少的膽。因此一賺到銀子,阿Q就給這位老主人送了些孝敬。後來,為弄專供的證書,又往太爺家跑過好幾次,趙太爺確是為他跟上麵的官人打了招呼,才把那專供的證書弄到了手,狠狠地賺了幾筆。當然,這其間阿Q送的禮物不在少數。可阿Q還是覺得,若非太爺真心幫他,沒有太爺的麵子,他給上麵官人的銀子想塞也塞不進,這官府的生意是斷斷弄不來的。有了這一次的經曆他才知道,做官的趙太爺是他最大的靠傍、財神。因此,隻要有了錢,阿Q就忘不了這恩重情深的主人。短短一年,前前後後,阿Q已給老主人送了不少的東西。這趙老爺是官場老手,幫人辦事當然心裏也是有著打算的,這用權用勢的事他不會白做,他對阿Q的脾性很是了解了,曉得這人膽大心粗,頭腦簡單,有些神裏神經,高帽子一戴便把別人當親爹親娘,隻要有錢出手很是大方。知道阿Q在魯鎮發了小財,年底必有重禮相送,這幾日也正思念他來拜年哩,所以沒等阿Q掏出銀票,便把他作了貴賓,阿Q受寵若驚,隻當是太爺疼自己,哪裏曉得這是錢財對人的抬舉。屁股剛一坐下,阿Q就掏出六十兩銀票塞給太爺,太爺半推半就地接了塞進袖子裏,阿Q坐下喝了太爺家的好茶,心裏覺得送這幾個錢很是值得。

這趙太爺對阿Q了如指掌,曉得這燒包今後也是自家的財路,因此自送了重禮之後,不但給他撐腰打氣,還做主把莊裏的幾處官產優惠地賣給了他。這官產的買賣如同那專供的商品一般,誰要弄到手,那裏麵就是一桶金子,賺頭是決不用擔心的。就這樣,在趙太爺和馬掌櫃的幫襯下,阿Q用錢莊的銀子做本,低進高出,空手套白狼,一轉手坐地又賺了幾筆橫財,弄了個鍋滿盆滿。當然,所有的這些發財的生意,趙太爺的份子他阿Q一個子兒都沒少給。所以自阿Q做了“大光明電器商行董事長”後,趙太爺一見麵就拍他的肩膀,拉他的手,還到處宣傳阿Q的光榮事跡,說他是未莊的代表,發家的模範。阿Q在外麵說姓趙,和太爺是本家,太爺也默認了,甚而親口喊他趙賢弟,後來,阿Q也終於隨了趙太爺家的姓,和趙太爺做了一家人。

不知道是因為祖上闊,根基好,還是阿Q的確比王胡更有本事的緣故,憑著日益膨脹的實力,不久阿Q又兼並了好幾家同行,產業如同滾雪球,一路地變大,雖然晚出道兩年,可高歌猛進的快速崛起讓阿Q的實力很快趕上了在外頭做生意的王胡。而且王胡一直在紹興城裏倒騰再生服裝,鄉民們不大清楚他現在的狀況,但阿Q的發財是眾所周知的,三年下來,有人就說阿Q是未莊的首富。前年春天,阿Q和人爭一塊蓋別墅的地盤,急得鬥起富來,當眾指著那人的鼻子說:“我看你龜子兒有多少錢,惹急了,老子去找趙太爺,把整個未莊買下來讓你瞧瞧。”嚇得那人偃旗息鼓,徹底放棄了競爭的念頭。可見,阿Q的勢力是何等的強大。從此,未莊的老少爺兒們都曉得,阿Q有錢,不是吹的。

隨著財富的快速集聚和趙太爺、馬掌櫃等一幹貴人的暗中支持,本來就有膽無識的阿Q更加躊躇滿誌,雄心勃勃,甚至癡想要做天下第一的闊人。“讓那些有眼無珠的人看看他闊人後代的本事,叫吳媽、小尼姑這些當初看不起他阿Q的臭婆娘,自己躲在家裏打嘴巴,吃後悔藥。”成功了的阿Q這樣想。為了成為天下第一闊人,為讓看不起他的女人們後悔,阿Q不停地折騰。不久又在大光明名下添了個建房造屋的執照,招了一幫瓦匠、木匠,做起了房地產買賣。誰知這房地產生意更是個暴利的行當,本大利寬,也沒個正價,弄的好一個錢進去,兩個錢出來,起房子就象印票子。房產的生意一開,財源更如錢塘江裏的潮頭,滾滾而來,手裏的銀子賽如吹氣的皮球不住的膨脹。又兩三年下來,非但當地無人可以匹敵,就是到紹興城裏也是數頭牌的大佬。至於這“大光明”的生意究竟為何如此順暢,阿Q究竟是如何這麼快便爆發了起來的,其間的情形外人不得而知,阿Q自己也說不太明白,隻說是托了小D新章的福,這新章要早來三十年,他阿Q如今隻怕能把那什麼美利堅都買了下來玩玩。盡管這是癡話,可如今他對小D的佩服卻是發自內心的,鄉鄰們和阿Q自己都知道,是小D和趙太爺把他打造成了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