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
概述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由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血尿,腎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進展緩慢,病因多種,病理類型和疾期也不盡相同,發病率不明
發病機製
大多數由各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遷延不愈發展而成。
起始因素多為免疫介導炎症。僅少數慢性腎炎由急性腎炎演變而來。
致病因素
慢性腎小球腎炎. ppt
●1.免疫介導性炎症感染
2.非免疫非炎症型因素高血壓、糖尿病、超負荷的蛋白飲食。
高壓,高灌注,高濾過致腎小球硬化長期蛋白尿,腎小管損害
●3.過度勞累,人體免疫力下降,長期會引發此病。
●4.腎毒性藥物加重病情。
病理
多種多樣:
係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係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
膜性腎病
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
最終腎小球硬化,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導致硬化性腎小球腎炎
臨床表現
好發於中青年,男多於女,早期表現為腰酸背痛,胃納差.
水腫
蛋白尿(必有表現)
血尿
高血壓
腎功能不全
水腫:下行性
屬於哪種腎性水腫
血尿
肉眼血尿
鏡下血尿
慢性腎小球腎炎. ppt
實驗室檢查
尿蛋白+~+++,尿蛋白定量1-3g\/24h
尿沉渣鏡檢可見紅細胞和顆粒管
尿液常規
型。
腎功能
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
腎穿刺檢查
其他:血常規,超聲,腎穿刺活檢
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內生肌
診斷
1.尿檢異常,水腫及高血壓病史達一年以上
2.腎功能:早期可正常,隨病程進展而受損
3.腎活檢:病理學示各種腎小球損害或小管間質損害
治療
要領:
防止或延緩腎功能惡化
改善或緩解臨床症狀
治療並發症
不以消除蛋白尿及尿紅細胞為目標。
一般治療:
休息
避免劇烈活動
限鹽限製蛋白磷的攝入
補充氨基酸
13
藥物治療
1.對症治療
(1)利尿:
水腫明顯的患者可使用利尿藥,常用氫氯噻嗪、螺內酯、味塞米,既可利尿消腫,也可降低血壓。
●2)控製血壓:
·高血壓可加速腎小球硬化,因此及時有效的維持適宜的血壓是防止病情惡化的重要環節。高血壓者應限鹽.鈉水瀦留容量依賴性高血壓首選利尿劑
●腎素依賴型高血壓首選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藥(卡托普利)和 B 受體阻滯藥:普奈洛爾。
慢性腎小球腎炎. ppt
2.抗血小板藥物
雙密達莫,小劑量阿斯匹林,以往認為長期可延緩腎功能衰退,目前研究示僅對係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膜性腎病有一定療效
15
其他治療
1.對高血脂,高血糖,高鈣,高尿酸及時處理
2.避免加重腎髒損害的因素:感染,勞累,妊娠,腎毒性藥物,某些中毒
預後評估
病情遷延,緩慢進展,最終慢性腎衰,個體差異大,主要處決於病理類型,也與是否重視腎髒保護及治療是否恰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