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四
曾經讀過劉長卿的《重過曲江》詩:“什麼事最傷心,少年時曾經得意。”大蓋唐代時進士入選,多同來遊覽曲江的緣故。我於甲辰年到廣西,承蒙撫軍吳樹堂先生在八桂堂招待我,是五十年前金震方中丞拜表推薦我的地方。回想起年輕時知遇之恩,為此傷心,竟然一坐不起。口念一首律詩:“森森的八掛堂翠木參天,在此處我曾經拜見過大賢。平生的知己您是第一人,白發的年紀又故地重遊。您推薦的文章海內仍有存稿,往事在風中已成煙,夢中難以尋覓愁腸自轉,幾回想站起又留連忘返。”當年我留給中丞七排十二韻,僅僅記得其中一聯:“萬裏闕前修撰薦表,百官在座上感歎文章獨絕。”
十五
我路過馬嵬,前後共題詩八首,自以為發揮盡了。最近看見祝芷塘給諫的題詩:“元代的政事廣平參謀,誰來蠱惑君王貪圖享樂。若是當初使開元年的盛事載入史冊,也應同鍾鼓一起奏出《周南》。”“不當河東妒女的渡口,九原的粉黛有餘功。怨恨西方美人少,死時還教別人如何變美。”第一首還是我的集子“要是使姚崇還當宰相,君王和妃子能一起長生不老”的意思。第二首專指土人拿墳上土抹臉,可去瘢痕的說法。真可以說讓日月換顏。
十六
虞山邵鬆阿先生為他的孫媳婦寫傳:“婦姓趙,名同曜,字洵嫻。小時候學著幾位姑姑的樣子拜佛,直到讀了《論語》‘攻於異端’的詞語,歎道:‘我當初以為是西方聖人,今天才知道已經鑄成了一次大錯了。’她的悟性就是如此。喜歡寫詩,桌子上放著王禮堂、趙雲鬆以及隨園三人的詩作,對鬆阿先生說:‘孩兒認為西莊學問深博,雲鬆見解高深,至於隨園先生,則兼具各體,學問和見解都很豐富。’”我聽說後,感到很慚愧。因記得祝芷塘給諫的題詩:“我讀您的詩如同讀史書,能夠增長才能、學問和見識三方麵。”與她的話類似。然而祝先生是老作家,而洵嫻是一個弱女子,竟然能聽音識曲,更加難得了。二十餘歲時,因難產而死。有《詠七夕》詩:“拜過雙星後,穿針上了畫樓。今天的月亮像一個鉤子,萬古不變此時已是秋天。玉般的露水打濕了台階,金風吹向幽靜的小院。夜深人還未睡,什麼地方傳出憂愁的笛聲。”《詠鏡》:“照人隻見影子,是我但總不是真的。”《菊花》:“經過霜後的秋天正在衰老,帶月的夜晚開始變長。”
十七
昆山徐懶雲(名雲路)秀才沒錢買書,而書商又常來,就自我解嘲道:“天生是書癖更是窮人,書商徒勞光顧我。借著看書的機會假裝問價,知道不是賣書之處就已轉身。乞丐眼裏來了燒好的鴞鳥,病人在床前看見美人。才開始感歎難以坐擁書城,從今以後先要去拜錢神。”我小時候,有“家窮夢見買書”的句子,確有其事。今天看見徐秀才的這首詩,勾起我貧苦時的心事,為之歎息。徐秀才還曾寫道:“風向兩岸蘆葦發威,雪意濃時滿天烏雲。”
十八
祝芷塘的《詠藥》詩:“嚐遍了苦味千百種味道,使人能活下去的很少害死的人很多。”趙雲鬆《憎蚊》:“一隻蚊子就整夜攪人,宵小壞蛋由來不在多少。”程荊南《席上》:“名士廚中少有官場氣息,山人的衣冠處處透出古雅的風韻。”吳蘭雪的贈詩:。三朝的老人題詞遍是,一代的巾幗有許多在程門立雪要做您的學生。”
四個句子都用多字,都很妙。我的《春日園中》也有句子:“晴天不發愁遊女少,美人終究大戶人家多。”
十九
虞山趙氏很有才華,其中有個名叫趙同鈺字子梁的,也許是洵嫻女士的哥哥。他的詩善於言情,《題若冰妹小照》:“記得在閨房中未嫁之時,哥哥拿著書讀妹妹隨肩而立。小紅剛剛來告訴酴醾花開放,便草草梳妝去搶先。”《山塘》:“春風中油壁香車駛過了山塘,雙眼被豔妝濃抹迷住了。我也多情祝願飛絮,要它吹到繡花衣服上。”《采菱》:“草草地將頭發一盤便出湖,在水雲深處笑著打招呼。咱們不是貪求多得菱花,隻是怕沒有花信風吹過。”《消夏》:“描眉時有深有淺很費工夫,發髻高或低讓婢仆扶起。插過珠蘭花後還餘下幾朵,不知夠不夠去送給別人?”又有,《對鏡》的起句:“竟然憔悴到如此地步,沒有你還不知道呢。”可以稱得上是超絕,可惜下半首稍平淡,所以不再收錄。他的夫人屈婉仙也會作詩,《七夕》:“花朵輕盈露水卻有淒慘之相,綠欄杆外玉繩低。不知哪裏的平凡烏鵲,僥幸在雲霄裏棲息一夜。”
二十
纖纖死後,竹士的《過婦家有感》詩說:“憂愁地聽著花鈴聲響在繡床幃邊,封題如故卻再也沒有了你的笑語。傷心的是小女不太懂事,繞膝詢問著阿娘何日歸來。”“新秋已到海棠花開,卻無奈舊鏡台上落滿塵埃。別責怪見到花後悲痛欲絕,因為去年曾為你折來一枝。”“走過窗前聽到蟲語提醒我秋天已到,小病纏身奈何夜已深。記起你當年的嗬護之意,露水風涼不敢立於花蔭。”
《題纖纖小照》:“繡花的帳幃茶煙一樣綠如絲般散開,分明像從前我們在桐院中比肩而行。千呼萬喚不肯從畫上走出來你真忍心,栩栩如生我卻有些懷疑。”“在曲欄絮語有月亮作證,在深夜尋詩卻怕被花知道。可憐病後更加孤獨,不要責怪珊珊來遲。”又有:“神仙原來是暫時被謫下凡界所以難以留住,事情太使人傷心反而沒有眼淚。”
二十一
吳江的女秀才汪宜秋《春夜》詩:“坐著愁苦已換過三條蠟燭。這才到梳妝台前把翠翹除掉。隻怕睡得晚難以起早,記得明天是花朝。”《掃墓》:“略微安慰了九原下的父母對孩子的思念,今天晚輩帶著孫兒一同前來。患病之身隻恐怕難以再來,隻能把家事從頭訴說這一回。”《夜坐》:“貪圖涼快自己把綠窗紗打開,風把細細的爐煙吹得縷縷歪斜。趕緊把殘燈遮護好,這才編好了一對花。”《病起》:“顫抖的手更增加了書寫的難度,眼睛發昏反而心煩明亮的紙窗。不知道春天是何時離去的,綠色灑滿簾櫳夏景已出現。”《題玉函女士小照》:“空空的台階上墮下了梧桐葉,哀怨的笛音和搗衣聲伴著斷續風。隻怕嫦娥也很憂愁,良霄之時深深地關閉了廣寒宮。”宜秋家中極窮,丈夫外出五年,她支撐著家務,撫養著五個孩子,都是一針一線供出來的,她卻是如此有才。
二十二
趙子梁的《詠白牡丹》:“根本就沒有富貴之人能夠安之若素,別笑話花枝喜歡著紅塗彩。”陳秋史(名燮)《白雁》:“平沙中夜晚的月亮下空留下影子,遠方水麵的蘆花哪裏是沙灘。”
二十三
老朋友徐靈胎作的曲子和嘲笑時文及題墓的詩,我已收錄到《詩話》中。甲寅八月,他的兒子榆村送孩子去參加秋試,又作曲詞送給我:“千山萬水,裝點了吳越的江山。天地又在猶豫,須生出一個奇才異質,風雅特殊之人。放在中間,是空前絕後,寫出一些三教共同參讀曆經萬古的著作。更不要讓他的才華被埋沒,又把月亮中的丹桂樹,天街的紅杏,閬苑的瓊珠,一一都把握住,略略施展一下治國之才能,使萬千的老百姓,爭相稱之為慈父,這時才允許他脫掉朝衫,穿上芒鞋拄上拐杖,曆盡層巒疊嶂,遊遍四海五湖,才知道花月神仙,詩文宗主。贏得了隨園才子的雅號,使得眾人無不稱頌。真的是菩薩重來,現身說塵,度盡了凡夫俗子。咱也乞討楊枝灑下的一滴聖水,把塵心洗淨,跳出迷途。”二十四
我很不喜歡元遺山論詩,其中引用韓退之的“山石”句,嘲笑秦觀“芍藥薔薇”一聯為女人的詩。這與引周公的“穆穆文王”,而斥責後妃的“采采卷耳”。又有什麼區別。過去在《詩話》中已經進行過批評。最近看見毛西河寫給友人的信:“我曾遊覽過泰山,看到奇峰怪石,拔地倚天,然而山澗中有紅色的杜鵑,舂蘭幽香,未嚐沒有鮮花綠葉,打動人的春思。這就是泰山偉大的原因。大家的詩作,便應是如此。”這段話有和我的想法相契合的地方,所以加以收錄。
二十五
采詩就如同賑濟,寧可過度不可有遺漏,然而詩作尚未刻稿,寧可采選過度。已刻稿的,不妨有所遺漏。
二十六
上海明經王梅嶼(名坤培),文雅而會寫文章,秋試時多次被推薦而未考中,寫詩道:“麵貌發型仍然是絕世之姿,敢把娥眉畫成新樣子。想要繡出鴛鴦偏偏難以繡出,在想穿針時已是腸斷。”比起唐人的“連年的苦恨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更加使人覺得深刻婉轉。
二十七
乾隆乙卯年春,我到吳下遊覽,海上的書生王仲堅寄來洛花十六株為我祝壽,附詩道:“不羨慕安期的棗如瓜大,不需丹鼎去提煉黃芽。祝壽是何物值得與壽酒一起貢獻,洛下飛來第一花。”“多片綠葉拱衛深紅,豔重香多用薄日來烘烤。自我嘲笑自己像小草一樣傾心,也隨著桃花李花一起領引著春風。”署名:“私淑弟子仲堅”和我從未打過交道,而如此傾倒,而旦華女史朱秀甫是他的妻室,也專工詩作。前麵已經收錄了她的《撫孤甥詩》,這裏再次收錄她的《春暮》:“春天離去分明是有淚痕,絲絲微雨在黃昏時灑下。殘紅落地無人顧及,就是蝴蝶飛來也會斷魂。”《瓶中海棠》:“酒後輕微的紅色使肌膚暈紅,百花中誰能與海棠花比美。綠窗中安靜的白日卻嫌沒有人陪伴,摘下名花當做侍童。”
二十八
平江人卜蕙階的《閑居詩》寫道:“茂盛的鬆竹隔絕了塵世的喧囂,用來建造青山城外的村莊。無數的落花浮在水麵上,都隨著鷗鳥落到柴門。”《偶成》:“用一窩青竹換回茶葉,急忙煮開清泉水試沏幾杯。推門時恐怕驚走了飛鳥,卷簾時高興地看見落花。鄰居老翁隻愛護穿籬而過的竹筍,小孩子爭著偷吃拂檻而下的楊梅。詩債成堆卻發愁怎樣償還,海棠花開到牡丹花開。”這兩首詩不比陸放翁遜色。
二十九
《如皋誌》:“淳熙年中,東孝裏莊園有紫牡丹一棵,無種而生長。有位觀察看見,想移走一株,挖土一尺左右,看到一塊石頭,上題道:‘這棵花是瓊島飛來的種子,隻允許人間的老眼來觀看。’於是不敢移植。從此本鄉老人過生日,碰上花開之時,一定要在花下設宴。有位叫李嵩的生於三月八日,從八十起賞花,一直活到一百零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