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三十

鄭魚門先生到江南去督學,他清廉又愛惜人才,所賞識提拔都是一時間的名流,沈文愨公也是出自他的門下。有一次他去金陵,遊覽莫愁湖,寫道:“我來到湖上憂愁難了,不相信當年會有莫愁。”後來就罷了官。走到西湖,又有《別諸門生》:“從此以後在明月夜相逢,一定會知道在西湖互相記起。”不久後,竟然去世了,靈柩停於湖上,人們都認為是他的詩先有了預言。

三十一

王元章的《西湖詩》:“想在西湖買三間房,問遍了人家都說不要買詩。”最近有人用詩向人要價錢的,我便開玩笑地寫下這樣的話來給他們看。

三十二

漢西門的袁某以賣麵筋為業,他的《詠雪和東坡》詩說:“奇怪這六瓣花實在難以繡出,美人在什麼地方下針尖。”又有,杭州裁縫鄭某寫有:“竹床發出香味是因為有新的稻草,布衣不暖是因為棉花舊。”二人都是卑賤的匠人,而詩卻寫得很有生趣。

三十三

禮親王世子檀樽主人,年少有才華,去年春天,委托桐城吳種芝太史索取和答《紅豆詩》。我尚未給予答複。今年春,又委托尤水村以詩文索要序言。讀後,美不勝收,姑且收錄他的《火盆》十二韻:“熔煉鑄成因為有良好的冶匠,製作圓圍是很嚴格的,氣候改變冷熱容易,工匠的靈巧是有實有華。熾熱的碳煤燒熔拳大的石頭,飛起的灰粉散發著白鹽一樣的顆粒。動物的搭環分為四角,銅耳露出兩隻尖腳。用鐵筷撥出的金莖小,玉腕纖弱用箝挑出,沒有鐺茶仍可煮沸,像鼎器沒有牽連。刺繡時依著秋閣,裁衣時傍著錦幨。晚上的霜使北邊的窗戶凝結,稀疏的飛雪灑在南簷。密室中春天首先降臨,沉沉的檀木越燒越旺。冰壺剛剛解凍,書案漸漸生出炎熱。披上錦裘覺得一絲熱,再也不用麻煩地套著裹手,在人靜之後,還可以試著卷起抵擋寒冷的門簾。”用仄韻而能如此整齊凝煉,這是何等的才力嗬!

三十四

名家閨秀王貞儀字德卿,是宣化太守王者輔的女兒。曾跟隨其父戍守塞外,她的《過潼關》:“重要城門的梆聲鑰匙管理都很嚴格,盤山峻嶺虎踞咽喉。白日俯視千山,黃河一線湍流。”《登岱》:“雲彩蒸發著萬千峰巒,海中的太陽沐浴著三宮。”貞儀嫁給宣城詹枚,《辰沅道中》說:“崖底霧氣昏暗,猿聲在樹林間鳴叫。”都是奇麗的風格,不像女性寫的。同裏中的餘秋農秀才贈詩:“修到詹何定要費幾生工夫,吟唱紅閨裏有雙聲。六朝的山色分成紅綠,九曲的黃河沁入骨髓使之清爽。宏篇巨箸饒有雄健之風,鶯花的小詩也很多情。一同住在烏衣巷很是慚愧。卻不知道兩邊的鄰居謝道韞聲名。”

三十五

我於壬戌年到外地任職,臨走時向首相鄂文端公告辭,承蒙先生留下吃飯。評論當代名臣,先生卻很少稱是。雖有楊江陰、尹望山的賢德,公還未滿意。我再三詢問,先生說:“你此行隻有河督顧用方一人可交。富貴不能迷倒他,威武不能屈服他。你隻要說是我的門生,他就一定會另眼相看。”

我到清江,前去拜謁,隻覺顧公風采溫和嚴肅,果然有道家氣質。誠懇地以不要愛好功名為戒。沒過幾天,他改官濟寧,就成了永訣。如今已五十餘年,長安楊碌亭先生寄來他的手卷,是先生在夢中懷念我的老師留鬆裔少宰的詩作。原唱道:“時間很晚了卻很興奮,寒山中畫畫不成。鬆樹披著半山腰的雲,人站在三更的月下。金台縹緲在遠方,潺潺的清澈的濟水。風雪之夜蕩著扁舟,好像聽見了敲門聲。”我的老師接下來說:“有夢卻由誰來寄,新詩在畫裏寫成。信隨著秋雁飛遠,心想輕盈地駕風而行。飲水之心常淡泊,觀河時比較河水更清純。《陽春》雖然勉強應和,終於讓位於鳳凰之聲。”詩寫成後,會稽王祺為此作畫,我加跋之後,仍舊寄還。碌亭,是鬆裔先生的親戚。

三十六

詩歌有通首平正,無可指責,而絕不會招人喜歡。晉代人稱王安北相對不厭煩,去後人們也並不思念。唐代霍王元軌有賢德的名聲。有人問:“霍王有什麼長處?”回答:“沒有。”問話者感到愕然。於是回答者又答道:“人一定有短處,而後見到長處。霍王沒有短處,又如何看到他的長處呢?”這兩件事,都可以用來參考領悟。

三十七

新安王廷言太守偶爾路過隨園,看見園丁砍倒竹子修補籬笆,因而寫有:“珍惜花兒須要記得把籬編好。”卻苦於難對。一天,無聊時獨自喝酒,忽得“喝酒不妨和影子一起喝醉”幾字,急忙寫來給我看。我看後,稱頌不已。因而記起範味醇《旅思》:“夢中醒來挑燈抱著影子同眠”也很不錯。都出於六朝“閑行時影子自己跟隨”幾個字。

三十八

伊公子名繼昌字述之,小尹太守的公子。年少,而作詩筆法不錯。今年春天我路過邗江,拿出詩作讓我看。《霜信》:“別說堅冰意尚遲疑,新寒料峭已到了霜期,橋頭可以查看到隻有人的蹤跡,鏡裏難接受的是雙鬢的青絲。寒冷的夜晚豐山暗自傳遞著鍾聲,絕塞的悲風草先知。楓林被染遍好比花開,消息傳來又是幾時。”

三十九

大興人方介亭(名維棋),藕船主人的弟弟。路過隨園拜訪,正好我已去往蘇州,承蒙他的題壁詩:“白門係住纜繩之時月已升,要去拜訪隨園坐等天明。如果當年依戀鬥米,怎能在此地駐得長庚?著書讀久之後便知其風格,好句子傳到很遠的地方可見性情。人到了蓬山還是隔麵不見,一直追趕您到潤州城。”

四十

杭州李堂字允升,從不參加科舉,為別人經營開店之事。我到杭州,他以詩求見,才到了弱冠的年紀,相貌也是溫文爾雅。記錄了他的《早秋即事》:“鎮日柴門掩映著綠蔭,久已拋去鞋子免去登臨之苦。入秋的病鶴隻有沉睡,經曆雨後的涼蟬不想再吟唱。挑選墨試著磨親自研習,燒香閑撫古舊的修琴。謙遜的老師煮茶通了三昧,興致好時頻頻攜著短杖尋覓。佳句,如:“雨聲剛剛傳到樹上,寒氣就要侵入衣服。”“蘋草牽引著花片聚在一起,水齧使老樹根變虛。”“空池中解凍梅花有影,雪鋪在幽暗的小道上月亮無痕。”都是清雅可以背誦的句子。

四十一

華公子岑鬆,是秋槎明府的兒子。有《西湖雜詩》:“人穿過柳絮如衝過飛雪,船傍著梨花好似半入雲。花枝壓在玉樓春來得早,月亮留住金管夜間很晚才回來。”

四十二

鬆江人陳花南官為理問,而選擇了在西湖梅莊居住,置身於官吏隱者之間。有《君山尋浮遠亭詩》,寫道:“不認識君山路,偏偏要找尋浮遠亭。白色的江濤回岸,樹的顏色連接城市一片青綠。樵夫來自哪兒,禪門靜靜地不曾打開。娟娟長竹裏,什麼時候能讀到《黃庭經》?”

四十三

吳門樊紹堂善於寫隸書,會畫畫,工於篆刻,三十歲時去世。詩稿散失,僅記得他的《別隨園》一絕:“西向倉山拜見我的老師,離魂渺渺有誰知曉。真空悟透三千法界,等到索得靈根再來學詩。”

四十四

康熙乙卯年,宮詹公史胄斯典試浙江,他的兒子文靖公年齡才十八歲,在京邸讀書,宮詹讓他以後再到考場,不必著急。文靖公一定要去觀光,便私下裏求助於母親彭太夫人。彭太夫人把宮詹的意思告訴了他,並且笑道:“我現在沒有能力為你籌措考試的用具。”文靖公偷偷地拔下了太夫人的金簪,說:“買答卷的蠟燭足夠了。”太夫人很讚賞他的誌氣,也就同意了。而後獲得鄉裏的推薦。第二年,入選翰林院。

官詹公在浙西督學,聽到捷報,因為在意料之外,口頭作了七律詩寄回:“小孩子如何就捷足先登,高興的是書香能夠得到延續。千秋的事業從今天開始,聲名一夜之間傳遍全城。考上科舉哪裏是足夠榮歸鄉裏,考古還要靠少年。嚴格要求自己對別人要寬宏大量,過去的人的明訓都寫得明明白白。”文靖公從此便食俸祿六十四年,做官到相國。家中有牙牌寫道:“六部的尚書,八省的總督。”這些都記錄在由我撰寫的神道碑中。

四十五

學習然後知道不足之處。張月樓《自懺》詩道:“自己隨意自誇大腹便便,打開書卷才知沒讀過書。最羨慕河兩邊堤岸上的楊柳樹,看它是越老越心虛。”

四十六

胡森進士字香海,在真州掌管教育,西江人,而不受西江派的影響,以詩請教。《真州城東水邊》詩說:“應酬的事難以謝絕,我的心清高且悠閑。開門將客人送走,依著水邊看花開。溪岸已是早春三月,有半間漁家屋。橋邊有塊釣魚石,分開坐下聽潺潺流水之聲。”《舟中》:“新月眼看著就要升上天,水程的行進還未停止。雁聲在沙際響起,山色被天黑聚攏。心地悠遠偶爾想著畫畫,閑暇時便蕩舟。忘情的時候羨慕釣魚的人,能坐在溪頭垂釣。”都很有王維、孟浩然的遺風。

四十七

壬寅年,我去遊覽天台山,寫有《留別送者琴典史齊公子》:“七十年華誕千裏路,勸我還要再來遊。”自己覺得不會再來了,而沒有料到庾戌年春,又到天台山來。乙酉年,我五十歲,為嵇二公子題詩道:“這次分手後我已經衰老了,從此以後難得再活三十年。”自己也估計不會活到八十歲。到了乙卯年,卻又在錫山見到公子。屈指計算,剛好三十年。

四十八

湖南龍陽女史趙玉畦的《湖上泛舟》說:“魚鱗江上綠色的煙霧散開,月亮的身影蕭蕭向樹走來。一片漁歌在哪裏響起,蘆花深處有小船在駛回來。”

四十九

丹徒人張舸齋的父親名堂,號南原,天生有清純的才華,三十歲身亡。舸齋拿來遺稿讓我看。便收錄他的《晚宿丁角村合》:“夕陽將要收斂起光芒,歸鳥也要依傍著樹林。平野煙霧與光芒合為一體,孤僻的村色樹色變濃。旅行疲倦到茅合投宿,喝醉酒後和著瓦盆唱歌。一晚睡得香甜,明天再走向碧綠的群山。”《青山莊》:“平泉草木徒勞地誇耀自己的美麗,金穀樓台已成了塵埃。剩下斜陽照耀下的七層寶塔,天上的風有時還能傳來鈴聲。”《春日雨霽》:“新月還沒有影子,早春乍暖還寒。”《夜過雲陽》:“秋聲夾岸而來蘆葦搖動,夜氣侵入舟船使臥具發冷。”都很妙。

五十

長洲秀才蔣硯佘(名耕堂),少年時即以才華出名,可惜年歲不大便已身亡。臨終時,以三冊詩稿,交給門人陳竹士,其中多有佳句,如《欲雪》:“昨晚風高振動著樹林,蕭蕭颯颯似濤聲響起。早晨饑餓的烏雀啄著空簷,寒雲一片從鬆梢落下。”《郭外晚眺》:“剛剛天晴便攜杖出行,到城外去看夕陽。鄉野空曠寒山現出,天氣清爽遠方樹影朦朧。傍晚的煙霧傍水而聚,歸鳥背對著雲飛翔。寂寞中江村已日暮,人家早早地關上了柴門。”佳句,如《得陳紅橋楚中書》:“江衙的官吏散盡鼉鳴著鼓,山閣中燈影寒冷夜裏有虎敲門。”也很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