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
乾隆朝乙卯年間,秋試的文榜發布後,主考官劉雲房、錢雲岩兩位先生入山拜訪我。我告訴他們說:“今年科舉第二名孫原湘,是跟我學詩的弟子。他在癸卯年落第時,其妻席佩蘭寫詩安慰他,詩中有‘人間的考官不敢收下你,把你推讓給李白、杜甫做弟子’的句子。今日孫原湘得以出自兩位先生門下,唐朝錢起、劉禹錫與李白、杜甫並稱;他妻子的詩,難道竟成了預言了嗎?”兩位先生聞言大喜。我把這些話用信告訴了席佩蘭。她回信說:“讀了先生的書信,我夫婦二人笑個不停,因為我寫的《賀外詩》,竟和您老心心相印。”這首詩收載在《女弟子集》中。
四十四
我憎惡別人自稱別號,前麵已說得很詳細了。偶然翻閱《楊升庵集》,內有《譏別號詩》,詩中說:“曾子名參他的字並未流傳下來,如今人們的別號反倒紛繁眾多。子規本是隻能說話的鳥兒,恰恰它又被人稱為杜鵑。”
四十五
聖祖南巡時,偶然中想找到一本《樂府解題》,出價千兩白銀,竟然沒能買到。後來見郭茂倩在解釋樂府時說:“‘槁砧’,是指像玉的石塊。‘山上山’,是指‘出’。‘大頭刀’,是指環。‘破鏡飛上天’,是指半缺的月亮。詩中說丈夫在何處,用‘山上複有山’,是說丈夫已經出門去了。‘何當大刀頭’,是說歸期不會超半個月。這些大概都是隱語。”
我下按語:漢景帝時,夏侯寬為樂府令。武帝設立樂府,四處采集詩歌。鄭樵說:“樂府詩中有按照音樂來創造詩歌的,有按照詩歌來創造音樂的,也有既有音樂又有詩歌的,和既無音樂又無詩歌的。崔貌用字義來解釋詩名,吳兢用事件來解釋詩題,這都是樂府詩失傳的一個原因之一。”
四十六
丁酉年二月,陳竹士秀才住在吳城碧鳳坊某人家中,一天晚上,他夢見有位女子依窗站在外麵,邊哭邊唱:“昨夜春風帶著小雨同來,綠紗窗下生出了青苔。我傷心生怕堂前的燕子,每日雙飛在我的硯台旁。”“東風中幾度飛鶯啼叫,庭院中花兒落盡連鳥兒也為之吃驚。越是在夜深人靜後,隔著小窗悄悄傾聽讀書聲。”到了清晨,陳竹士把夢中的詩告訴了主人。主人落淚說:“這是我死去的女兒所作的詩。
四十七
我經過觀音門時,看到上麵有《題燕子磯詩》,不知是何人所作;雖說有意刻畫“燕子”二字,有傷詩文的大方姿態,但他的良苦用心卻不可被埋沒。詩中說:“滿岸稠密的蒹葭中雙飛的燕子很少,它在金陵變成化石燕影依依。潮水湧回時它似乎是要銜泥飛去,浪花急濺還疑心它貼著水低飛。很像是謝安高大的府第威嚴挺立,還讓人猜測是杜甫乘著片帆小舟歸來。站在磯邊莫怪春風清冷,歲歲石上生出的青苔就像燕子更換的羽毛。”此外,還有一句:“山形險峻喜添龍虎之勢,亭台空蕩懶得去傍著鳳凰飛翔。”
四十八
香亭在去南安的船上寫詩記下見聞,詩中說:“河灘邊魚網東西撒到,十張網撒下後倒有九張是空的。能夠戲水卻又缺乏耐性,也很難在江上做一個打魚翁。”此外,“每到急流險灘船兒爭先向前的地方,大船總是不如小船先過去。”這幾句詩都是詩外有詩。
四十九
乙卯年春天,我和陳竹士同遊四明,他在路上作詩說:“風中傳來潺潺溪水聲知道前麵就是河壩了,百位纖夫拉著纖繩客船在水中艱難迂回地前行。船若駛向波浪之中就如同飛弩射出一樣,憤怒地把一江春水從中劃開。”
五十
梅卿和竹士離開我後寄詩來說:“舂來在邗地伴著清涼遊玩,賞盡名花也掃盡了心中的愁悶。明月招喚著人去騎白鶴飛翔,陣陣輕風已在我之前告別了紅樓。”無端得了小病使我的清雅的興致更加孤清(寄父原來約定送到蘇州,因為生病沒能成行),孤獨地唱起離別的歌曲登上了漁船。打算將我的夢魂伴隨在您的膝下,無奈潮水不向西流(金陵在長江的東麵)”。
五十一
王符在《潛夫論》中說:“脂蠟是供點燈用的,但用得太多燈光就會昏暗;詩中經史是供寫作時引用參考的,但引用得不流暢就會令人煩厭。”近來人們崇尚考據之學,吟詩中犯此毛病的人尤其多。趙雲鬆觀察寫詩嘲笑這種現象說:“不要說工匠名師善於收聚良材,也要為結構費些心思去設計。怎能把絕豔的芙蓉粉,胡亂地塗抹到無鹽的臉上來。”
五十二
詩文中空談格調,不追求性情,楊誠齋把這說成是根性遲鈍的人才會做出的事。近來又有人每每動筆寫詩便一味臨摹古詩。這是不知道鑄錢要有模子,而追求錢的人買錢卻不會買模子的。遺腹子去祭掃父親的墓,準備齊了三牲五鼎的供品禮器,但始終無法得知他父親生前的音容笑貌是什麼樣子,這難道不是很可笑的嗎!
五十三
六朝時詩文寫得多並且寫得工整精致的要推沈約。年少時就精於寫詩的是謝眺。我讀了兩個人的詩作後,喜愛謝眺的詩而不喜愛沈約的詩。佛書論講人性道理,都像累床架屋一樣,往往多達幾十萬字,不像《論語》、《大學》寥寥數章卻大有深意。記得某人寫詩說:“聞一聞香氣後便知已從夢中醒來,見到人性的就對佛經感到厭煩。”
五十四
年輕時,算命的相士胡文炳斷定我六十三歲時生得兒子,七十六歲時將去世。我六十三歲那年果然生下阿遲,心中把他的話當做神靈,因此快到七十六歲時我自己寫了《生挽詩》請別人唱和。不料過期後沒有應驗,我於是又寫了《告存詩》以解嘲。奇麗川中丞在蘇州任巡撫,鐫刻了一塊白玉印贈給我,一塊上刻著“倉山叟”,一塊上著“乾隆壬子第一歲老人”。他對我的關愛之心甚深,而且構想尤為奇妙。
五十五
我的四妹嫁給了揚州的汪姓人家,因分娩難產而亡,妹夫楷亭為她刻印了《繡餘吟稿》。丙辰年春天,我見到程友鶴(名雲)女士著的《綠窗遺稿》,內有磽岩老人題寫的序,序言中說:“她的詩作水平不在楷亭夫人之下。”我讀後心中茫然若有所失。程友鶴在《詠蝴蝶》詩中說:“東風為你裁剪成五銖重的輕紗衣,四處尋葉覓香連伴侶也很少。鄰家的春天未必就獨好,為何偏偏要飛過牆那邊去。”
她在《冬夜》詩中說:“竹簾深重的小閣中深夜寒氣生成,睡鴨爐中香已燃盡更漏聲已殘。獨有梅花的心最能忍耐寒冷,一枝獨放伴著月光映上了欄杆。”
她寫的片斷詩句例如:“柳絮紛飛好似滿地飄雪,花瓣凋謝如同一庭雲煙。”“一灣流水從孤鶩身畔流過,幾點遠山中橫飄著落日彩霞。”這幾句詩寫得都很好。
五十六
乾隆朝丙辰年間,我在京師中尋覓一份執教書館的差事,蒙征士蘧雲墀先生推薦到河南張學林太守處任書記員,聘約雖已簽訂,但因為路遠後來未能成行。我在扇背上寫詩贈給張太守說:“十年前我獨坐學館就已知道了您的大名,又見到您奉使出行的星車和旌旗。前去拜謁蒙您追憶起從前的交情(先生在粵西任職時,和我的叔叔是舊交),手攀行車觸發了我別離的情緒。寒豔的花兒偶爾有難以開放的容顏,仁德的流水長流不息聲不斷。這個季節漁陽的稻穀長得正好,希望看先生的笑容就像黃河水清。”
今年又是嘉慶朝丙辰年了,我在揚州遇見了先生的孫子,取出那把舊扇給我看。詩雖然寫得不好,但那音容如夢一般曆曆在目,於是便把詩抄尋下保存起來。
五十七
鄭夾漈詆毀韓愈的《琴操》幾首詩是像兔園冊子一樣淺顯的東西,語氣似乎太過狂妄。但在《美裏操》那一篇中,周文王稱紂為“天王聖明”,我心裏也大不以為然,這與《大雅》等書中記載不相符合,也不像古樂府中的《琴操》中說:“殷朝的統治很是混亂,身處濁流中我已厭煩了;像炎炎烈日炙烤般的暴政,使我深感其罪惡。”詞句質樸而有文彩。要知道大聖人們一定不會反其意以取媚他人來沽名釣譽。我在文集中對這一點已有詳盡的辯說了。
五十八
劉賓客在詩中說:“我的文集中隻覺得祭奠他人的文章非常多。”
我下按語:根據劉先生傳中記載,他活到七十七歲才去世,因此他為別人寫的祭文自然也就會多起來。如今我的年齡又超過了他,而且平生樂於稱道別人的善事,凡是王侯公卿以及和我交情深厚的人,都不忍心讓他們默默無聞地死去,因此我的文集中碑誌墓銘和哀悼詞之類的文章,不下二三百首。在當時各位先生一定不會料到我會比他們死得晚;而我也沒有料到上天為各位先生死後打算,而讓我晚死啊!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