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虞晚兒的舞鞋(1 / 2)

芭蕾是講天賦的。

講天賦的事情,勤奮努力就都是後話。

關於這一點,虞晚兒明白的比關絨早。

虞晚兒五歲起開始被關絨逼著學芭蕾,那時候她還在南京,還是一個南京小囡囡。

每個星期的周五下午開始,連接著周六日兩天,虞晚兒都要被關絨送進秦淮路的二樓。

二樓裏是一間間對稱排列的芭蕾教室,每間教室都有五個同虞晚兒一般無二的小囡囡。

白的牆、白的燈光、白的女老師、白的芭蕾裙、白的舞襪、巨大的鏡子、刑具般的扶把,這便是教室裏的一切了。

教室外麵有很多關絨,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母親。

母親們將幼女們的星期天共同存放在此,日複一日,像一種古老的宗教獻祭。

舞曲響起——

虞晚兒在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中艱難的踮起腳。

沒有人問過虞晚兒是否願意,就像幼女們必須接受母親們的安排。

母和女的關係,從來都是這樣,看似充滿溫情實則處處是壓迫,反抗不得,因為母親會以母親的崇高身份告訴女兒,哪裏是壓迫?這是愛,是母愛。

練功曲完畢——

白的像和田玉似的女老師走到學生中間去。

芭蕾舞裙在她腰間盛開,整個人花瓣似的,雙腿修長有力,右腳因過度苦練有一些些無傷大雅的變形,她踏著步,緩緩的,走向六個幼女們。

“同學們讓我們來重複一遍芭蕾四項”

幼女們齊著聲回答:

“一開、二繃、三直、四立。”

“好的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來練習一組昨天的擦地練習。”

幼女們聽到老師的指令後開始作勢練習——

“首先,同學們要利用髖關節的力量將兩腿轉開”

六個幼女開始跟著老師的動作練習。

“接著,我們怎麼著,噯,對,雙腿並攏……”

虞晚兒踉踉蹌蹌的並攏雙腿。

“然後呢?”

一個幼女一邊伸直膝蓋一邊搶答:

“然後膝蓋要伸直!”

“好棒!回答正確!對的,我們要向呂萌同學學習,膝蓋要伸直,然後借助腿部力量把我們的右腳緩緩的擦出。”

虞晚兒看向呂萌,她伸直了膝蓋在地上擦出一個規規矩矩的半圓,既柔軟又舒展,簡簡單單的動作被呂萌做出了一種傳情達意的感覺。

比起虞晚兒的笨拙,呂萌對自己的身體有一種超越這個年紀的掌控力。

“虞晚兒,集中注意力!”

虞晚兒聽到自己的名字,她收回了心思。

“注意!擦地過程中不要彎曲我們的大腿,同學們記住了嗎?”

“記住了!”

“好的,記著同學們!背,要拔起來,你要把你的背拔起來!知道嗎?”

虞晚兒記住了這句話。

老師停下動作,示意同學們自主練習。

幼女們伸展雙臂開始自主練習,腳部貼在地板上,腳跟、腳心、腳掌依次離開地麵,像旁邊伸去,伸到腿部能運行的最遠端,身體重心這時候移到了左腿上,左腿支撐著身體,雙臂呈W狀,右腿繃緊將之前送出去的力量帶回來,完成一個擦地回收的動作。

女老師巡睃著幼女們,眼神不怒而威,像是在清點不合格的貨物。

女老師的眼睛不偏不倚的落在第三個幼女的身上:

“虞晚兒,你知道你比別的小朋友跳的差嗎”

“……”

“別的小朋友一看就是私下裏有努力練習過的”

“……”

“你呢?”

“……”

“不好好練習的人遲早會被淘汰的”

“……”

“虞晚兒,難不成你連話都不會講了嗎”

“……”

虞晚兒一言不發。

沒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