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 楊貴妃 16 詩仙太白(1 / 2)

梅妃平素孤芳自賞,恃才而矜,見一名寄居內宮的女道士竟然把自己比壓了過去。眼前這個勁敵還沒有獲得封號,竟然如此傲慢,不對自己下跪施禮,想想自己往日的風光,不禁對如今風頭過健的玉環一陣奚落:“看你的身材豐碩,可算是一個肥婢呀!”言語中還帶著幾分得意。說罷,大笑著消失在燦爛的燈火中。

玉環,身子一下僵住了,看著梅妃帶著侍女揚長而去,早已止不住眼內含著的淚花。真是說到自己的痛處,“肥婢”自己在別人眼裏原來是這樣的微賤。上元夜滿心的歡喜頓時煙消雲散,那刺耳的笑聲仍在身後,聽來那樣的得意。

一想到自己現在尷尬的身份,現在隻有暗暗把這樁仇記下,別無他法,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以現在皇上的寵幸,她不會等那麼長的。

上元夜的熱鬧再不能引起她的興趣,淚水雖然擦幹,可心裏還在隱隱的痛。雲容看著傷心的小姐也有些傷心,這件事由自己惹了出來總歸有些不好受。她能做的隻有陪在小姐左右。

等待,玉環沒有選擇,隻能等待那個機會。

本來心情歡悅的主仆二人,在滿街的繁華聲中,孤獨的行走,穿過打開的宮門,這個傷心的夜晚結束了。

不快的相遇,她的心裏埋下複仇的種子。

她本不願傷人,然而當人傷了她的時候的,是她不能忍受的。

不快的事,在宮廷酒宴中慢慢衝淡,玉環還是那個溫柔可人的太真,皇上還是那個恩寵隆重的明皇。玉環對宮廷的變數已經留心,對一個正式的名分她現在迫切的需要。然而皇上決口不提,她也不便提出。

繁複的要求隻會惹來皇上的厭煩,反而一個恰當時機才能成功的改變皇上的想法。陪侍皇上這麼長時間,她深知這個道理。

天寶二年,天朝風華絕代的人物來到了長安,詩仙李白。

李太白來到長安,立即引起長安名流追捧,這個雖是平民,然而他的聲望卻比王侯還高。詩仙秀口一開,吐出的是半個盛唐。這樣一位盛世寵兒,明皇當然也想一睹其風采,在玉真公主的引見下,李太白得見天顏。

李太白以平民身份晉見,明皇即對他狂傲浪漫的心性心生好感。立即任命翰林供奉,兼做宮廷侍奉。

太白不是想一逞自己濟世安民的抱負,然而明皇的治世能人太多,明皇現在需要的是詩酒唱和的才子做陪。

太白在宮廷裏有些失望,這裏結束了他遊山玩水的生活,就像一隻金絲雀被關過華麗的籠子一樣,他的任務不過就是讚美皇宮,誇耀宮廷而已。

冷眼旁觀,天下形勢竟收眼底。宮中明皇寵幸楊太真,不理朝政;朝中李林甫排除異己,嫉賢妒能,有識之士不能一展才華;北邊邊疆,邊帥自霸一方,放任坐大。虛幻的天朝盛世表麵下,無數的暗湧正在彙聚。

太白隻有飲酒,雖在君王側,君王隻看紅顏不看相才。

李白,玉環,大唐的兩顆光芒獨特的星辰,現在他們的光環終於相觸了。

興慶宮,龍池龍舟泛遊,有些疲憊的天朝第一夫婦,來到沉香亭閑坐。“皇上,你看牡丹,開的真豔。”玄宗順著愛妃的手指看過去,不遠的禦苑裏,牡丹競相開放吐豔,花朵碩大,層層疊疊。

玄宗心喜,馬上拉著玉環的手,前往觀賞。

正值春暖花開,百卉爭豔,牡丹花爭妍鬥麗地怒放著,蝴蝶在花枝上盤旋環繞,她們就像花仙子般的使者一般,帶著美麗的願望,低著腦袋向花朵兒傾訴自己的心事,玄宗看得都驚呆了,他回目楊玉環,更不覺眼前一亮,今日的貴妃更比往日嬌媚。玉環就像牡丹仙女轉世一般,更似花中魁首,美貌絕倫。

玄宗心血來潮,“傳樂工李龜年率梨園子弟前來,獻歌助興。”停了一會兒,玄宗好像想起什麼,又吩咐,“觀賞名花,又有太真相伴,怎能還用舊詞令呢?去讓翰林侍詔李白前來。”

旁邊玉環也高興的說,“詩仙來到長安,我還沒有見過呢,這次也好一睹太白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