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凜深吸氣:“我心裏有數。”

宋澤臣:“你有數,就不至於見到她還不敢求複合了,希望你做好準備了吧。”

薛凜仰頭,看了看燈火通明的公寓樓,心慢慢沉了下來。

不知她在哪一棟,不知她睡了沒,擁抱的那瞬間,他真的恨不得將她用力揉在懷中,不許她再離開。

可他不能。

他甚至不知道,不久之後,魏惜會用怎樣的眼光看待他。

樹大招風,因為盛棠所的名氣,這個任務直接壓到了薛盛衛身上。

從初期設計到後期開發,土地撥款,銀行借貸,營銷宣傳,招商引資,每個鏈條都掛滿了利益相關的人,想退都不能退。

薛盛衛是盛棠所的核心,名譽不能有任何損失,這個燙手山芋,隻能薛凜接了過來。

好在他在肯尼亞的設計為他博出名氣,他接手負責,沒人有異議。

薛凜:“嗯,掛了。”

作者有話說:

◉ 第47章

魏惜到家後沒有立刻休息, 而是上網查了薛凜在肯尼亞完成的那棟建築。

隻搜索他的名字,就出現了很多他獲獎的新聞,新聞裏將他形容成建築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座博物館的名字叫做珊瑚。

一棟矗立在沙漠中的, 外牆用白化珊瑚堆砌成的深海巨輪。

巨輪牆體上, 還有海波滌蕩後留下的波痕,白化珊瑚乍一看是淩亂細碎的,但仔細分辨,能看出它們是以造礁珊瑚蟲的種類劃分區域, 整座船體共用到四百多種珊瑚蟲死後留下的骨骼,不同分區用微毫的顏色差異區分嵌合, 當陽光照下, 這種顏色差異恍惚間像波瀾起伏的海麵。

整座設計沒有用到一滴海水,但隻要站在它麵前, 腦海中就自動浮現出天高地闊, 海浪翻滾,珊瑚搖曳,巨輪靜謐的畫麵。

漫天黃沙裏, 用海洋元素設計博物館,竟然沒有一點違和。

薛凜設計完成後,有家外國媒體給他做了專訪, 他在專訪中詳細介紹了這座建築的設計理念——

“我們國家有個成語叫滄海桑田,形容的是種自然現象,由於地殼運動或氣候變化,在漫長的時間緯度裏, 海洋會變成農田, 農田也會變成海洋。”

“來肯尼亞沙漠區考察的這段時間, 我見到了很多以往沒見過的畫麵, 給我帶來很大震撼,但就像沙漠終會變成海洋,人類也總能迎來希望,它是一座博物館,但我更希望它代表著某種希望,以及對希望終將到來的堅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