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始皇心儀的繼承人(1 / 2)

“如果,我是說如果,扶蘇將來若是因看不清形勢,多次上書提議。

更是當眾反抗你,隨後你將他外放去北邊監軍。

是想讓他通過北邊艱苦的將士了解你的用意,從而掌握兵權以繼大統;

還是想將他踢出權力中心,從繼承人的人選中排斥出局呢?”

方思怡越說越慌,雙手忍不住開始交叉繞圈,最後把手放到了口中開始咬手指甲。

聞言,秦始皇的臉色沉了下去。

不知為何,他想起了加冠禮那日,嫪毐兵敗。

他親手將兩個便宜弟弟摔死,自己的母親卻在旁邊瑟瑟發抖,唯恐他將她一並殺了。

瞧瞧,這就是他的好母親!

她居然怕他,她居然覺得自己的兒子已經冷血到連自己的母親都可以輕易殺死。

十幾年前,趙姬也曾怕嬴政受傷,在嬴子楚逃離趙國後,數次以身攔下趙國子民憤怒中扔出的石子。

十幾年後,趙姬卻為了和其他男人生的孩子,支持他人起兵造反,想要謀奪嬴政的王位。

嬴政捫心自問,現在的他對扶蘇,他的長子充滿了期待。若是扶蘇沒有達到他的期待,未來的他是否會厭棄扶蘇呢?

還沒等嬴政思考完,方思怡又扔了一個炸彈。

\"如果....還是如果哈,如果你在統一後東巡的路上駕崩,身邊隻帶了一個你很寵愛的幺子。

你在離世前,是會讓邊關已經有所長進的扶蘇回鹹陽繼承皇位.......還是....\"

後麵的話方思怡問不出聲,緊張到腳趾扣地。

無論何人,哪怕是據說奪了扶蘇皇位的趙高和李斯對扶蘇的評價都很高,甚至後人撰寫史書時也誇讚扶蘇的仁德。

可是就這個被所有人都稱作君子的人,在接到不知真假的遺詔後,毫不猶豫拔劍自刎。

想到前幾日還在蘭池宮喚自己阿父的四歲孩童,嬴政難掩心痛。

如若當真是那種情況,除了讓扶蘇回鹹陽稱帝,那麼隻剩下一種結局..........下令賜死扶蘇。

隻有這樣,他帶在身邊的那個孩子才能名正言順的坐上那個位置,群臣也不會因為他身殞後不服而亂。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其實從扶蘇的名字來看,嬴政對這個長子的出生是充滿著期待的。

也許是因為嬴政早熟,威嚴太過,導致扶蘇從小就不親近嬴政。

後來被儒學所惑的扶蘇更是隻知君臣之道。

卻忘記了上麵並不僅僅是一統六國的秦始皇,更是他的父親。

他多次上書提醒嬴政注意民生,甚至在朝中大臣無一敢反對秦始皇坑殺方士時公然諫言。

挑戰了秦始皇的威嚴,這也是他被外放監軍的最主要原因。

“若真如此,寡人,會讓扶蘇回鹹陽,主持寡人的葬禮。”

嬴政沉思許久,看著方思怡說。

所以,正史記載的並沒有錯。

秦始皇真的是想讓扶蘇去邊疆見見戰爭的殘酷,以及邊界遊牧百姓的痛苦。

從而讓他明白秦始皇修建長城的苦心。

隻是秦始皇還未看到那個有所長進的扶蘇,便暴斃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