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秦始皇心儀的繼承人(2 / 2)

“若是寡人暴斃,扶蘇即位,如何?”

嬴政並不懼怕死亡,現在的他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他並不忌諱死亡這個話題。

“扶蘇....沒有即位。”

想起那段曆史記載的寥寥幾語,方思怡都不敢去看嬴政的表情。

“怎麼可能!?”

此刻的嬴政是真的震怒了,他確定自己的心意在多年以後也不會改變。

若是自己留下遺詔後扶蘇沒有即位。

那就說明出現了矯詔之人,而且此人絕不是憑一己之力做到的。

難道在他臨死之際,出現了一夥叛亂之臣嗎??

轉念一想,聯係之前方怡思的疑問,嬴政開口問道:

“他們矯詔後,匿而不發,又偽裝一道旨意賜死扶蘇,是嗎?”最後兩字儼然加重了讀音。

方思怡縮了縮,想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哪怕是21歲的祖龍,盛怒之下的威嚴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的。

“扶蘇,有何表示?”

對於扶蘇,嬴政暫時隻能從方怡思的口中探索到他與長子不合。

不過敢公然反抗當時的自己,自己這個長子就不是懦弱無能之輩。

隻是政治見解也太過低下,他大可私下與自己商討,卻選擇了最遲鈍的一條路。

他其實想問的是‘扶蘇可怨他’,話到了嘴邊又拐了個彎。

“有人說他以為你對他徹底失望了,當時你東巡時隻帶了一個皇子,又未立太子。

他不想擋自己弟弟的路,下令的詔書實在太過於誅心,不顧蒙恬勸阻,拔劍自刎了。”

嬴政合上雙眼,他已經猜到了真實情況。

比起方思怡所說,他更覺得扶蘇是不想引起戰亂。

無論那是不是偽詔,隻要扶蘇抗旨不遵便會立即引起戰火,犧牲自己一人,換天下安定。

自己的長子在那個時候的政治思維已經初見成效了,隻可惜....還不夠。

至於蒙恬,那道假詔到的時候,就應該能猜出到底發生什麼了。

如果他真的想要阻止扶蘇自殺何其容易,隻是他不得不承認。

若是能犧牲他們,換國家安定,是最劃算的買賣。

隻是扶蘇和蒙恬,都沒有想到他們用命換取的那個不屬於他們的天下,被攪了個天翻地覆。

那群“亂黨”另立的帝王,完全就是個瘋子。

“不過也有傳言,扶蘇當時已經知道你不在了,他本就不想引起戰火。

再加上他想與你道歉,想讓你看看他如今,是不是長成你心目中的模樣了。”

這也是為什麼她為什麼喜歡扶蘇的主要原因....她與扶蘇,有些相像。

不過扶蘇看來比她幸運,秦始皇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他。

方思怡以為嬴政難過了,連忙說出了自己相信的說法。

殊不知,這一槍正中秦始皇的眉心。

嬴政的腦海中無法控製的浮現那個女人的麵容。

連自己的親生母親都會懼怕他,以為他會下令弑母。

自己的孩子,真的會因為愛他,想要和他道歉,拔劍自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