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第七章 小民未可欺也(2)(1 / 1)

社會矛盾終究會爆發,關鍵在爆發前,你是用堵的辦法,還是用疏導的辦法。可惜的是,現在的政府工作人員的思路還是以堵為主,不許越級上訪,不許圍堵政府機關,不許進京……,總而言之,一切的不許,終究會把民意這個洪水憋成滔天大水,衝垮這個社會也未可知。

作為主管意識形態的書記,王嘯天早已經敏銳地認識到這個問題。更何況有作家已經在自己的作品中直言不諱地提出:霓虹燈下有血淚。

誰都有自己的家人,誰都有老婆孩子,當一個男人看到自己的老婆女兒被不相識的男人爬在身上馳騁縱橫的時候,正常的男人誰還會忍得住自己的血性?

依靠黃、賭、毒去發展自己城市的經濟,這樣的思路怎麼了得?

有官員稱: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繁榮昌盛,隻有娼盛了,才能繁榮。這樣的論點就是給執政黨臉上抹黑,就是醜化黨的領導。凡是這樣的幹部絕對不能讓他們留在黨內,絕對不能讓他們毒害黨的肌體。

經濟要發展,必須立足城市的需求。首先是解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工資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來源,必須保證老百姓的就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設立,必須立足本城市的基本情況,不能人雲已雲。有些城市搞開發,搞引進外資,經濟上去了,環境下來了,大量汙染疾病的蔓延,給整個城市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經濟的開發不能以付出環境的損害外代價。必須給子孫一個碧水藍天。

隻有首先解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問題,這個城市才具備了基本的生活條件。某個省會城市,有專家早幾年就建議對私人車輛的上牌照進行限製,所謂限製隻是增加上牌照的成本。香港等城市在經曆了小汽車的快速發展後,加大了上車牌照的成本後,車輛的增加一直維持在一個基數上,數十年沒有大規模的增加。可是當專家提出一個城市的管理應當未雨綢繆的時候,車輛經銷商的代言人就跳了出來,政府不能幹預市民的個人行為,不能阻礙汽車銷售行業的發展,畢竟經銷商給政府帶來了稅收。可事情的最後結果怎樣呢?汽車銷售量是上去了,並且每年給該城市帶來了一個多億的稅收。可是這個城市終究發展成了中原第一堵城,每年因堵車造成的國民經濟損失達到六七百億,並且每年為城市道路拓寬投入的一百多億,在車輛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成果被迅速吞沒。發展城市,必須有整體思路,必須支持與調控並舉。光有支持措施,必然導致城市的畸形發展,必須依靠調控的力量是城市的發展走到一個正常軌道上來。這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一個重要方麵。

發展城市規模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大量的拆遷。拆遷工作已經能夠影響到政治的穩定。對待這個問題,已經是城市管理者麵臨的最大問題。計劃經濟時代的拆遷,很多是利民工程,所以在拆遷問題上,沒有形成巨大的社會矛盾。而現在的拆遷,卻貫徹的是開發商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當地政府政績的最大化。於是,老百姓的利益被集體忽視了,老百姓的房子被扒掉後,獲得的補償不足以買被扒掉的房子的同樣麵積,並且還要按照市場價格購買新房子。在一進一出之間,老百姓被剝的幹幹淨淨。並且不良開發商殺人強拆成為主流,政府成為幫凶。在這個過程中。老百姓自殺者有之,**者有之。拿起武器對抗強拆者有之。甚至當場殺人者亦有之。火山已經形成。作為城市的管理者,作為執政黨的一員,我們的屁股已經坐在了火山上。王嘯天心中惕然。

安撫老百姓的工作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必須把群眾情緒穩定下來,必須倡導社會的和諧,必須正確引導大商人、大企業家,把他們攫取的利潤適當讓出一部分來,發展慈善事業,不能再靠什麼全社會捐款,不能再利用和濫用老百姓善良的同情心,否則慈善捐款隻會越來越少。建立和完善醫療體係,把老百姓看病成本降下來,把社會保障體係完善起來,讓大企業、大商人,讓社會上先富起來的人,把他們充裕的資金和愛心貢獻出一小部分來,這樣一方麵降低社會的仇富心理,一方麵把有益的資金用到更需要的地方上去,使普通群眾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進步成果。

**員應該如是,那些借助黨的先富起來政策發展起來的一部分人也應當如此。否則,社會一旦不穩定,所有的財富很可能在片刻間化為烏有。那麼,受害者便不止是普通老百姓了。

小民不可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