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力送多恩和蘇珊回酒店,洛君澤乘坐江岩開的車回四合院,才上路10分鍾,京哥的電話就打來了。
“君澤,老馬急著和你通話,你看?”
“你把他電話發給我,我給他打過去。”
“看來你的感覺很對,估計洋妞家有點玩意,否則老馬也不會這麼急。”
“唉~!出此下策也是沒辦法!希望事隨人願吧!”
洛君澤對蘇珊用計也是沒辦法。
從照片中可見,蘇珊外祖父應該是個私人古玩藏家,這類人都很精明。
俗話說上趕著不是買賣,隻有讓蘇珊一家主動求助才可能讓這件事按照洛君澤的設想發展。
另外,即便蘇珊家裏願意,洛君澤也能為她外祖父治療,文物想從米國回歸也沒那麼容易。”
京哥發來電話,洛君澤給馬未嘟打過去,沒5秒就被接通了。
“馬老師,我是洛君澤,今天下午麻煩你了。”
“高攀一句咱們也是朋友,這沒什麼。關於蘇珊親戚的事我要和你聊幾句,你看?”
“不知馬老師晚上有時間嗎?我請你吃個飯。”
“有時間。”馬未嘟很幹脆。
“行,一會兒我把餐廳地址發給你,這是我的電話,微信也是這個號。”
......
洛君澤幾人從觀複博物館出來是4點多,6點,路君澤和馬未嘟在望京一家餐廳的包間再次見麵。
“洛總,知道我為什麼急著找你嗎?”馬未嘟不大的眼睛隱現精光,竟然考起洛君澤來。
洛君澤表情沒有變化,心裏卻道:“不就和盧琴齋有關嗎?我已經查資料了。”
之前,蘇珊說到盧氏和盧石兩個詞時,馬未嘟和講解員微小的變化洛君澤看得一清二楚,離開博物館後,他就上網搜索了相關資料。
“哦!還請馬老師講講。”洛君澤和馬未嘟第一次打交道,他也想探探這位京城老炮的水平,不是學識,而是為人。
馬未嘟倒也沒有繼續拿喬,而是直截了當地開始講古。
上世紀前半葉,在古董收藏界、歐美上流社會有一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號——這是馳騁全球藝術品市場的華國古玩巨賈盧琴齋。
盧琴齋,浙省湖州人,先後旅居法國、米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文物販子、大古董商。
在中西方古董界,這個名字有著太多複雜的意味!
在華國,盧琴齋是不折不扣的賣國賊!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的藝術考古活動進入一個高峰期。
清朝土崩瓦解,國寶四方流散,很多王宮貴族、八旗子弟失去生活來源,把祖先遺留的或從宮裏偷的古董拿來典賣。
還有許多文物被挖掘出來,很大一部分進入市場。
1911年,盧琴齋、吳啟周與人出資開設了盧吳公司,總部設在巴黎,在帝都、魔都、倫敦等地設有分號。
盧吳公司財大氣粗,將市麵上流通的好貨,包括青銅、古玉、瓷器、字畫等搶先收入囊中,然後發往巴黎或紐約。
同時,他們還從盜墓者手中購買大量文物,如壁畫、佛像、青銅器、唐三彩等。
在被盧琴齋倒賣的華國文物中,最著名的是馳名海內外的“唐太宗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兩幅石刻和宋代《睢陽五老圖》。
這幾件國寶都可以算作是華國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傑作,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無法估量。
在盧琴齋初入米國時,它們被作為見麵禮,以12.5萬美元和8萬美元的價格分別賤賣給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華盛頓佛利爾博物館、耶魯大學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據資料記載,僅盧琴齋親自在紐約舉辦的兩次拍賣,就出售華國文物280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