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是突厥人的後裔,先祖也曾經佔領回鶻及舊羅刹的部分領土,稱霸一方。
自從大周用火器將各異邦藩國皆劃定為周土,突厥大降,烏骨斯部便將活動範圍北遷,跑到了大食國的北境線上。
直到兩年前,大周的兵部下屬礦業司在烏骨斯部落境內尋到了兩處金礦,一處錫礦,還有一處探不出礦藏深度的銀礦。大周府官便用密徐處購尋而來的廉價稻米,藥品,鐵器和牲畜向烏骨斯最大的部落哈達斯首領交換了礦業的開采權。
由於大周向他們開出的條件十分誘人,凡是烏骨斯的百姓家中隻要有一人在大周開采的礦業上做工,全家一年的生計就都有了保靠。
大周會向他們提供足量的稻米,牲畜的幼崽,還有禦寒用的冬衣,更有專門防止那些疫病的草藥,甚至連大周女人用的脂粉都會向他們部落中的女人發放。
因此部落上的精壯勞力大多都不願再遊牧狩獵,都聚集在了大周所設的礦業司中為大周效力。
現下大食國陷入戰亂,硝煙四起,由密徐前往烏骨斯之間的通路被截斷,那些廉價的稻米不能及時運送。好在去歲大周的糧農司送去了一批優質的稻種,並且帶著大周本地的農人深入烏骨斯境內手把手的教那些留居在部落家中的婦女們開墾農田,又按照大周田畝的丈量,按照各家各戶的人口數量做了簡單的分配。
因而此地雖不與突厥,回鶻等地一般已然劃定為大周國土,但是當地的部落百姓隻要見到大周的王旗便皆是低眉叩首,崇敬至極。
大軍向北行軍四日便進入了烏骨斯境內,負責打前站的斥侯小隊已經先行向當地的府兵駐軍報告了顧修即將前往此地的消息。
顧修後方大軍抵達當日,常年在此設置府衙的大周礦業司都督陳澤及葛邏祿首領葛延敲鑼打鼓的在進入烏骨斯境內十裏外列隊迎接。
當君王顧修翻身下馬時,首領葛延與都督陳澤一樣與顧修行了一個大周境內通用的叩拜大禮。
“臣礦業司陳澤參見陛下。”
“臣葛邏祿葛延參見大周天!朝皇帝陛下。”
二人異口同聲,動作整齊劃一,倒好似精心排演過的一般。
顧修開口免禮,旁的話還不曾明說,那位名叫葛延的部落首領便從棉麻織成的衣衫袖子裏掏出了一本清單一樣的小冊子:“大周皇帝陛下不必多言,陳大人已經將事情都與臣下說明白了。雖然時間有些倉促,不過我烏骨斯全境還是盡力而為,為大周皇帝陛下湊足了一萬石糧食,三千五百斤風幹肉脯,還有一萬張防沙毛皮,還望皇帝陛下不嫌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