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打濕了沙土,連牛皮礬成的營帳都難以招架,根本無法在被雨水衝刷的沙土裏紮營立足。
此時他們深處大漠之中,前後根本沒有任何遮擋,也沒有人煙。
顧修隻得下令軍中所有官兵,一律進入裝甲完善的鐵皮戰車裏躲避,連他自己乘坐的指揮戰車也都騰讓出來,供將士們躲雨。
而他自己則選擇與那些實在擠不入戰車之內,無處躲雨的將士們站在一起,聚攏了軍中的戰馬和撐開巨大的牛皮帆布勉強遮蔽了頭頂上方的區域。
兩天一夜的暴雨過後,顧修的先頭部隊損失頗為慘重。
先是軍中所有的重型武器幾乎都陷入沙坑,要用人力和馬匹一一將其拖拽出來。隨行帶來的糧草盡管被牛皮帆布遮了一夜,還是毫無懸念的生了黴漬。
還有攻城所有用的火器與彈藥也都不同程度的被暴雨所侵害,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軍中所攜帶的淨水在顧修當機立斷的保護之下並沒有被天上的雨水汙染。
暴雨之後的烈日仿佛要將人烤熟,聚集在沙土地上亮晶晶的小水窪很快便被日光蒸發幹淨。
小毓誠像是一隻剛離了水又被烤焦的鯉魚,蔫頭耷腦的掛在孟序肩膀上呼呼大睡。
以至於剛剛指揮著將士們將那些巨大的攻城鐵炮拽出沙坑的君王顧修在人群中召喚他時,他也隻是揉揉耳朵,就繼續掛在人後背上睡去了。
照當下的情形,顧修的先頭部隊必須要先找到一個能夠落腳並且補充給養的地方。如果就這樣冒冒然的前往大食,再精良部隊也沒有十成的勝算。
沒有十成的勝算就意味著傷亡數量必然會超出顧修出征之前的預期。
顧修這麽個好戰的皇帝之所以自從登基就沒有落下這窮兵黷武的罵名,便是因為他與韓墨初在每次征戰之前都會將傷亡數量和軍需花費做出相應的估值。
像是顧修盛怒之下,起兵踏平羅刹那次險些動搖國家根基的大仗在顧修登基以來滿打滿算也就隻有那麽一次。
王師軍隊每次出兵都是要選在國家內政最為安穩,且沒有任何天災人禍的情形之下才會展開。
王師在外征戰,絕對不能影響百姓之家一分一毫,哪怕真打空了國庫,也不能在百姓身上刮下一文銀子。
因此,大周的百姓們並不排斥顧修這個軍武出身的皇帝外出開疆拓土。
在戰車及糧草暫且收拾妥當後,顧修在露天的營地上召見了當下軍中三支主力部隊的首將,在日光之下展開戰地輿圖確定了他們這支隊伍接下來要前往的方向。
為了能盡快修整部隊,補充糧草及武器,君王顧修當即決定讓大軍改道北行,直接前往烏骨斯部落整修。
自隴右邊關往北,越過峰巒疊嶂的群山便是烏骨斯二十四部落的群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