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到清朝(一)(1 / 2)

我感覺到自己的身體被生生的分解了,化作極小的微粒,向著未知的時空光速的消逝。但是我的神誌是清醒的,這是怎麼回事我深深的恐懼著。

轟,1874年的北京發生了一場極大的災難,天壇——最大的皇家寺廟,皇帝登基、悔過、祈禱和為五穀豐登謝恩的地方——被一道集中的雷電擊中,夷為平地。皇帝在這裏祭祀時,是作為人民的代表。作為國家的大祭司,他是為他的國家祈禱,並不是為他個人。這座廟宇裏麵沒有任何的神像,他直接向最高的上天神明上帝祈禱。老天爺不是降下甘霖而是發下窮凶極惡的閃電將天子用於祈禱的廟宇摧毀時,百姓們驚慌失措了。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這聲炸雷,我醒了過來。

紫禁城內,東華門外,許多轎子停放在那裏了,明清時期的一般官吏,是用藍呢或綠呢作轎帷,所以有“藍呢官轎”、“綠呢官轎”之稱。另外,轎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種種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稱為輿轎;達官貴人所乘的,叫作官轎;抬轎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間多為二人抬便轎,官員所乘的轎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規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於皇室貴戚所乘的轎子,則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而現在光是八人抬的轎子和十幾人抬的轎子已經如同下餃子般擠在了一起。

養心殿西暖閣,那裏燈火通明,點起那手腕粗的宮廷大蠟燭想不亮都不行,這時裏麵早已經擠滿了人,文官武官繡禽獸,前麵還有幾個穿這團龍袍的家夥,全都是軍機大臣和王爺,裏麵赫然還站著恭親王奕欣、惠郡王奕詳、弘德殿行走徐桐、翁同和、總管內務府大臣英桂、崇倫等人,盡管人很多,但是殿中就是掉落一根針也能夠聽得見。

“兩宮皇太後駕到!”

不知何時,太監那被閹割了的聲音尖細的唱和了一嗓子。一幹人連忙按班次在事先準備好的跪墊後站好,恭恭敬敬地低頭垂手敬立等候。

隨著棉簾被挑起,一場大家常見的場麵上演了,就見大臣們左右齊刷刷地左右用力互拍袖子、再甩一下,抖掉馬蹄袖的蓋口,跪在地上,紅頂子一揭到地,齊聲扯著嗓子大聲的高呼道:“恭請兩宮皇太後聖安!”

兩宮皇太後一前一後來到炕上的一張方幾上,一左一右坐定下來。慈安皇太後掃視一下眾人,然後轉臉對左邊的慈禧說:“人都來齊了?”

“差不多了吧。”慈禧也看了一眼下跪的大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