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艱難的崛起 第三十七章 漠然的扶蘇(2 / 2)

“公子,目下國事當先!”蒙恬驟然冷峻了。

“大將軍之意如何?”扶蘇似乎有些醒悟過來。

“老臣之意,公子當親赴皇帝巡狩行營,侍奉陛下寸步不離。”

“斷斷不能!我離鹹陽之時,父皇明白說過,不奉詔不得回鹹陽。此乃父皇親口嚴詞,扶蘇焉得做亂命臣子?再說,父皇身邊,還有少弟胡亥,不能說無人侍奉。我突兀趕赴皇帝行營,豈不徒惹父皇惱怒,再次加重父皇責我之心?”扶蘇慌亂得連連搖頭,固執地說道。

“公子何其迂闊也!”蒙恬第一次對扶蘇生氣了,啪啪拍著書案道,“當此之時,公子不以國家大計為重,思慮隻在枝節,信人奮士之風何存哉!再說,陛下秉性雖則剛烈,法度雖則森嚴,然陛下畢竟也是人,焉能沒有人倫之親情乎!今陛下馳驅奔波,病於道中,公子若能以甘冒責罰的大孝之心趕赴皇帝行營,陛下豈能當真計較當日言詞?老臣與陛下少年相交,深知陛下外嚴內寬之秉性。否則,以陛下法度之嚴,豈能處罰公子卻又委以監軍重任?公子啊,陛下將三十萬大軍交於你手,根本因由就是陛下依然認定公子是正才。公子若拘泥迂闊,豈不大大辜負了陛下幾十年錘煉公子之苦心哉……”

“大將軍不必說了,容我再想想,再想想。”扶蘇終究難以讚同蒙恬的說法。

“公子啊,當此緊要關頭,你還如此猶豫,何能擔得起帝國重任啊!君不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麼?”蒙恬痛心疾首地再次勸道。

扶蘇聽完蒙恬的話,他久久地沉默了。在他的心裏,他不得不承認蒙恬分析得麵麵俱到,而且很是清晰透徹。可是扶蘇對去麵見皇帝竟然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深深恐懼。上次扶蘇在鹹陽固執己見反對焚書坑儒,曾親眼目睹父皇急怒攻心,連續吐血,要不是方士徐福急獻丹藥救治,他很難想象後果會是如何。雖然事後始皇帝並沒有重重責罰扶蘇,而是將扶蘇趕出鹹陽到九原任監軍一職。可是扶蘇認為父皇的病就是因為自己的任性才加重的,這種想法使扶蘇一直處於深深的內疚之中不能自拔,也因之他不敢再次違逆始皇帝的哪怕隻是一點點的意願。

“上將軍,國有國法,妄自揣摩上意總歸不是我等本分啊。蒙公眷顧之心,扶蘇沒齒難忘,隻是這皇帝行營,扶蘇卻是去不得了……”良久良久,扶蘇才黯然地說道。

“你,你……公子不納忠言,待到禍起蕭牆,你悔之晚矣!”不其然間,蒙恬老淚縱橫了。

“帝國權力傳承自有皇帝陛下定奪,即便扶蘇不做那二世皇帝卻又何來禍端?上將軍多慮了吧。”扶蘇又是一臉的茫然。

蒙恬見扶蘇如此一說,隻覺心頭“轟”的一聲,那個一直支撐自己的信念突然間坍塌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那個意氣風發聰穎敏銳的扶蘇短短兩年間倏忽完全消失不見了,現在的扶蘇隻不過就是一個政治上的弱智而已。

蒙恬徹底地無語了,他滿眶熱淚地看了扶蘇一眼,意興闌珊地出了扶蘇的行轅,步履蹣跚地向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