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艱難的崛起 第四十三章 重傷出逃(三)(1 / 2)

寂靜終歸要被打破。蒙恬不愧為精銳秦軍的主帥,心智較常人要更為堅韌,此時此刻,他強行壓抑下暴怒的心緒,隻淡淡地朝秦陽說道:“秦陽,你以為你可以跑得了嗎?”

“我們當然跑不了。不過我與我大哥一介山野村夫,臨死能拉上一個帝國的儲君做墊背卻也不虧。上將軍自個掂量掂量。”秦陽毫無懼色。

蒙恬麵色一沉,正欲說話間,情勢再起波瀾。這次引發巨變的卻是那被秦陽製住的長公子扶蘇。

扶蘇自幾年前因反對始皇帝以鐵血手段遏製儒生複辟封建分封思潮與始皇帝產生了為政分歧。“焚書坑儒”事件後,始皇帝將之狠狠地訓斥了一通,並取消了扶蘇在國都鹹陽秉政的資格,而後又將扶蘇“發配”到了九原監軍。幾年來至情至孝的扶蘇一直未能從這件事情中擺脫出來,在他的腦海裏浮現的永遠是父皇被自己氣的吐血的那一幕。每次他一想到父皇,愧疚、心痛、自責就會充滿他的心。以前徹查天下六國流亡貴族吞並平民田地的那個果敢堅毅、意氣風發的扶蘇驟然間消失不見了。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扶蘇就不是一個充滿著熱血的老秦兒女。此前,落寞的扶蘇麵對秦陽匪夷所思的突襲顯得無所適從在所難免。但人在危機時刻往往能激發出鬥誌和潛能。此時的扶蘇正是如此,在經曆過短暫的驚栗之後,扶蘇看清了周圍的一切,也明白了當前形勢的關鍵所在。

扶蘇知道自己已經成了這個秦陽的人質,要是自己不想辦法脫身,那麼整個秦軍大營30萬將士都會投鼠忌器,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秦陽二人挾持著自己逃之夭夭,此事要是傳出去,將成天下笑柄。“自己身為帝國王子,豈能聽任此等事情發生?辛翼都能為了尊嚴舍生取義,況於我乎?”一想到這,扶蘇心頭熱血上湧,不顧一切地矮身就往秦陽懷裏撞去,同時高聲急呼:“不要管我,為了帝國的尊嚴殺了他們!”

變起倉促,正與蒙恬討價還價的秦陽一時無備,竟被扶蘇撞了個正著,腳下稍一趔趄,那扶蘇卻趁勢前衝了兩步,幾欲脫出了秦陽的控製範圍。

那邊蒙恬豈是易與之輩,見此情景馬上下令:“攻!!”

頓時幾名反應最快的“鐵鷹劍士”騰身一個起落就欲硬生生地鍥入秦陽和扶蘇之間,要是讓他們衝了進去,扶蘇必將得救,而秦陽二人卻是斷無生理了。

他們雖然快,但是有人更快!這個人就是李昭。這個世間沒有誰能忽略他的存在。站在秦陽側後的李昭一直密切注視著局勢的變化,及至扶蘇後撞前衝,秦軍劍士突襲之千鈞一刻,李昭動了。

古人有雲:“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用之來形容李昭是再恰當不過。非常之時,李昭幾盡全力。劍勢一動,劍影重重,隱隱竟有風雷之聲,瞬間就擋住了那幾個“鐵鷹劍士”的猛撲,“叮……鏘……”長劍交擊之聲不絕於耳。

有此機會,秦陽當然不會放過。扶蘇跑得再快又哪有曆經十年生死的秦陽快?有李昭相助,沒有了後顧之憂的秦陽趔趄的右腳一點地順勢借力向前一大步,左手急伸堪堪抓住了扶蘇的後頸衣領,右手那把激光刀又再次搭上了扶蘇的脖子。這次秦陽為了保險起見換做用鐵鉗般的左手死死扣住了扶蘇的左腕脈門。這樣的手段秦陽用過無數次,沒人能掙開過。

一切都在電光石火間發生,又一切都在電光石火間結束。

蒙恬鐵青著臉,他知道屬於扶蘇的機會已經徹底喪失了。他知道雖然自己可以下令猛攻殺了秦陽和李昭弈泄心頭之恨,但是他卻不能不顧扶蘇的安危,在他的眼裏,扶蘇就是帝國二世皇帝的最佳人選。剛才危急時刻扶蘇表現出來的剛勇更是讓蒙恬堅定了自己的看法。假以時日,扶蘇必將從以前的陰影中走出來,成為始皇帝之後的又一代名君。如此,帝國大業後繼有人,豈非帝國之福天下黎民之福哉?

“至於當下情勢看來也隻能見機行事了。先保住長公子再說。”蒙恬暗暗地歎了一口氣。

那邊幾個“鐵鷹劍士”和李昭的惡鬥卻兀自在繼續著。這幾個劍士素來是九原秦軍大營的佼佼者,就是早年跟隨上將軍北擊匈奴也是所向披靡,未曾想今日幾次三番被這個叫李昭的無名之輩所阻,幾人聯手竟然也未能傷得對方分毫,真是前所未有的恥辱,所以為了他們自己的榮譽也為了秦軍的榮譽他們要戰,即使是明知長公子扶蘇已經再次落入了敵手,他們也要戰!在他們的心裏想的是同一件事:對方挾持長公子,那就說明長公子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他隻是對手逃跑的一個籌碼。而這個李昭既然是那個假特使秦陽的大哥,足見兩人的關係之深,要是能拿下李昭就足以解長公子之困。

正因為此,“鐵鷹劍士”們呼喝向前,死戰不退且絲毫不顧個人安危。

李昭雖然勇邁絕倫,但是在麵對幾個絕頂劍士奮不顧身的猛攻下,又因辛翼之死愧疚於心而不願猛下殺手,終究漸漸落了下風。過了片刻,一名劍士拚著斷腕之危,舉劍猛劃李昭右腳,李昭微一愣怔,劍勢一滯,那劍士的手腕倒是保住了,可是李昭的大腿卻被狠狠地劃了一劍,頓時血流如注。雖然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但是行動上終歸不如受傷前了,若是不及時包紮止血,時間一長便難免有性命之憂。那“鐵鷹劍士”們見此情景精神大震,攻勢更見犀利。李昭頓時大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