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大王”劉壽殿外的侍女們紛紛行禮的聲音傳到了劉壽的耳朵裏,劉壽知道齊王劉將閭也就是他的父親來了。
於是劉壽連忙起身站起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身體各方麵也有力氣了,所以一轉身就起來了。
“兒臣拜見父王”
“快快平身,寡人的王兒何時如此多禮。”齊王見到劉壽給自己行禮連忙阻止到。
“謝父王”由於劉壽知道這個時候的諸侯王除了要幾年一次的拜見皇帝以及不能夠乘坐皇帝的儀仗之外,許多的禮節都和皇帝差不多,所以即使劉壽沒有見過諸侯王家的情況,也能夠猜想的到,自己麵前的這個父親能夠如此對待自己已經說明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
“你讓人來找寡人有何要事要商議呀?”等到都坐下之後,齊王率先向劉壽問道。
“回父王,兒臣經曆此次大病,記憶已失八九,因此兒臣想要找一個僻靜之地休養,以便能夠恢複記憶。”劉壽在讓人請齊王之前就把話給想好了,對於他來說現在隻有掌控住屬於自己的軍隊,他才能夠有能力自保,想好這個問題之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訓練一直戰鬥力強的軍隊,從而在七王之亂的時候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力,當然這個選擇很可能是跟著七王一起造反,畢竟不這樣做等待他的也隻是多活幾年而已。
而劉壽要做的並不是要推翻漢朝的統治至少他知道在幾年之內他還是沒有這個實力的,也就是說在七王之亂的時候他們並沒有什麼能力去推翻漢朝的統治,也就是劉啟的統治,所以剩下的就隻有在劉啟求和的時候開出幾個條件,從而將戰爭平息下去,並且主動開始將齊國的故地也就是當初齊王劉肥的封地全部給收回來,當然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一些改變。
想通這些之後,劉壽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隱居起來暗地裏招兵買馬,並且根據自己曾經對冷兵器時代軍隊的研究,給自己培養一批真正的精兵部隊,這樣無論是劉啟還是吳王劉濞都不能夠忽視他,從而才更能夠襯托出他的地位。
“那也好,現今我齊國已大不如前了,想當初寡人之父齊悼惠王劉肥乃高祖長子,領齊國五十餘城,而今寡人身為齊王卻隻有不足二十城,然而這還是齊國諸王之首,最少的城陽王僅六城便為一國,由此可見當今皇帝陛下的用心,雖封我兄弟幾人為王,但終究是弱了齊國。”齊王劉將閭歎息道。
他當初被封為楊虛侯雖然隻是一個侯爵,但由於是當時的齊王的親兄弟,並且當時的齊王領五十餘城,他在整個故齊之地都可以遊玩打獵,而今雖貴為齊國大王,然而故齊之地已分為數國,而今已經不是當初的齊國了,他也不可能像當初身為楊虛侯時那樣四處遊玩了。
“父王放心,我齊國今日雖已大不如前,但漢帝之策眾諸侯王豈有不知,隻是漢帝隻將我齊國分封數份不損其餘之國而已,然而當今大漢太子劉啟乃性急之人,當初身為太子以主人之尊招待諸侯王之客,便可因諸侯王太子下棋之時不讓其子而稱對方無理,順而殺之。
今日一個太子家令便可羞辱寡人王太子,誰能預料當太子即位之後,不會因自覺諸王無理而削之,那時便是眾諸侯王啟稟之時,而我齊國便可趁勢恢複齊國故地,從此壯我齊國之威。”劉壽慢慢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他並不害怕齊王劉將閭因為自己的那番大逆不道之言而怎麼樣,畢竟這個時候的諸侯王對待大漢中央還不是後來那樣,大家隻是恭敬和畏懼而已,並不存在效忠的思想,而且齊王劉將閭對大漢中央的行為也存在著一定的不滿,隻不過一直沒有爆發出來,但是這一次卻已經開始爆發了,否則也就不會說出剛才的那一番話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上一次劉啟殺吳國王太子的事情真正讓這些諸侯王傷了心,畢竟大家都是高祖皇帝的子孫,隻不過你是天子而已,但是因為這樣你的兒子便能夠隨意的殺死我們的兒子?那不是說你就可以隨便的殺死我們這些諸侯王?這一次齊王王太子收入更讓這些諸侯們感覺到心涼。
因此許多諸侯王對這次文帝的行為很不感冒,他們覺得文帝有失公允,同時對大漢朝中央也存了提防之心。
要知道在漢初大漢朝中央是不能夠無緣無故的廢掉諸侯王的封國或者殺掉諸侯王的,畢竟當初劉邦覺得天下這麼大難以管理,才任命著自己的子孫在各地為王,這些王可都有著自己的軍隊和自主行政權以及財政權,所以作為皇帝也不能夠無緣無故的殺掉諸侯王,否則各地的諸侯王就全都謀反了。
“這也未嚐不可,但有一件事,你要代父王去辦。”齊王看著劉壽樣子十分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