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劉壽的抉擇(1 / 2)

“奴婢謝王後娘娘,女婢一定會好好照顧王太子殿下。”韓姬說道,其實在名字裏麵帶了一個姬就說明是妾室,也就是說韓姬現在是劉壽的小妾,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分別的,劉壽並不太清楚,他隻是根據現在得到的一些心意以及以前的那些研究得出來的。

“那壽兒就好好休息吧,為娘不在這耽擱你了。”見到兒子有些累了,齊王後也不忍心再在這裏打擾了於是說了一會兒話之後就帶著一群侍女們走了。

齊王後一出去,劉壽就感覺到一陣輕鬆,因為他還真怕齊王後和自己說一些以前的事情,畢竟最了解原來那個劉壽的人就是他的母親,所以劉壽害怕和齊王後相處的時間久了會露餡。

“你們也下去吧”劉壽環顧了一下屋子裏的情況之後吩咐道。

“遵命”原本屬於劉壽的侍女們聽到了劉壽的吩咐連忙回答道,當然這些人中也包括韓姬,當然她們並不是全部從裏麵出去然後就不管了,而是她們全部都站在了門口。而韓姬則坐在了門口的一個椅子上,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侍立在門口。

看到這種情景劉壽忽然想起了紅樓夢上麵的襲人,現在發現似乎韓姬的身份和襲人差不多,按照那樣來分析,韓姬的身份基本上就相當於是大丫鬟了,隻不過和明清不同的是漢朝根本就沒有那個無嫡不出庶的講究,在漢朝庶長子基本上到處都是,而且庶長子一般都是由大丫鬟生下來的。

想了一會兒劉壽就拋開了這個問題,畢竟這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影響,至少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什麼影響。他現在需要迫切的去改變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的命運以及他父親的命運。根據他對信息的分析,應該是他的父王得到了一件寶貝,然後讓他帶著進京獻寶,隻不過他還沒有出齊國,就被太子派來的家令晁錯給擋住了,不僅將寶物拿走了,而且還狠狠地羞辱了他,原因嘛自然是因為晁錯向文帝提出削藩,而文帝沒有同意,他就自作主張來羞辱一下齊王最喜歡的兒子,以便讓齊王犯法,從而削減齊國之地。

在劉壽的印象中,曆史上各個朝代的諸侯王除了周朝和周朝之前的,就是晉朝的諸侯王過的最後,剩下的就是漢初的諸侯王,至於過的最慘的諸侯王估計就是明朝了,明朝的諸侯王們最大的名聲就是當豬養。當然還有清朝的親王,清朝的親王們雖然地位高貴,但是在皇上麵前還是一個奴才,即使當初的鐵帽子王也不例外。

而漢初這個時候的諸侯王不僅不用擔心自己的後代被降爵,而且還有一部分的自治權力,可以說如果沒有漢武帝和七國之亂,劉壽根本就不用去擔心任何事情,隻要安心過日子就行,國家可以任命國相治理,也可以自己親自治理。但是現在他麵對的就是曆史上比較凶悍的漢武帝,和在這之前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可以說把漢初諸侯王的權力給削弱了很大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霍光可以廢立皇帝,甚至王莽可以滅亡西漢。

“來人”突然劉壽的心裏有了一個念頭,於是大聲喊道。

“奴婢在,殿下有什麼吩咐?”門口的韓姬急忙快步走過來問道。

“快去將父王請來,就說本世子有要事相商。”劉壽吩咐道,這個時候諸侯王的繼承人還是按照王太子或者太子來稱呼的,但是侯爺們的繼承人是世子,所以劉壽的這種自稱讓韓姬有些奇怪。按理說劉壽應該自稱“孤”的,在漢朝一般皇帝自稱朕;諸侯王自稱寡人;太子自稱孤。這個時候的諸侯國基本上就相當於漢朝的縮影,有著自己的軍事、經濟、政治,所以在太子的稱呼上也是一樣的。

看到韓姬奇怪的表情,劉壽知道肯定是自己說錯話了,他一回想自己說過的話,就知道肯定是剛才的自稱出了問題,於是連忙說道:“我已失憶,快去請大王。”

“是,奴婢遵命。”韓姬行了一個禮,就帶著人前去請齊王了。其實就算劉壽不用這個借口,韓姬也會對劉壽進行懷疑的,畢竟韓姬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子,而且又是原來那個劉壽的第一個女人,自然對劉壽的各方麵都比較熟悉,雖然剛才劉壽一直沒有說幾句話,但是她已經發現了劉壽的反常舉動。

看來自己的行為還是露餡了,劉壽想到。通過剛才韓姬的表現,劉壽就知道韓姬已經看出自己的異常了,不過這樣也好,省的以後躲躲藏藏的,即使他們對自己有所懷疑也不會真的殺了自己的,畢竟剛才齊王看自己的眼神不像是假的。而且即使他們真的認為自己不是他們原來的兒子了,但是自己這具身體卻是原來的那具身體,最多說自己是鬼神附體吧,其實自己也就是鬼神附體。

“大王到”過了大約半柱香的時間,一名嗓子沙啞的宦官大聲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