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領六萬大軍直奔廣宗城,看將臨近。忽聞山後喊聲大震。我與兄弟四人登高望之,見漫山黃巾圍攻漢軍,一漢將四處逃匿。我與劉備、關羽、張飛各領萬餘軍士由四處擊入,敵勢一擊即散。我望張角逼來:“張角,張寧何在?”
張角轉身視我:“你就是那唐漢,張寧被我一刀斬了。”
我大怒,小白也知我憤怒,大吼一聲,馬匹皆臥於地。上前一槍挑起張角,大喝道:“張角已死,降者免死。”賊兵見角為我所殺,皆降。救起那漢將,一問方知是董卓。本欲一刀殺之,但一無借口,二則亂則可趁。上前見禮,俱言官職,卓於我倒也禮敬有加,見劉、關、張三人容貌異於常人,問之。答曰:“起身。”卓甚輕之,傲慢無禮。
張飛怒目圓睜,我也怒起道:“此三人乃我結義兄弟,為救黎民於水火,方與我從軍。不若某人遇敵即潰。”卓慚慚不得言,張飛也不禁婉顏。告別董卓,我們徑往廣宗而去尋張寧生死。
不二日,見一女將奔我中軍,正是多日不見的寧兒。我一把抱住他,訴離別之苦,細問方知。那日張寧去見張角,俱言受降之事,角大怒。適逢酒醉,要行奸汙,為張梁所阻,梁也非為兄妹情,為容顏貌美,早欲為好,奈初識不良,今日方得彌補之功。張寧見此二人全不顧兄妹情誼,便於夜盜《太平要術》,趕去見我。到方知我已去追她,便又追來,一路尋問,今日方得見。言畢取角之書贈我。我見此書紙厚而華美,打開全為行法之事,不過借靈氣助威,根本未窺宇宙之徑。
“慢著,主人。我看這書乃克勃人所書。”
“什麼?克勃人。”我禁不住大吃一驚。“不錯,克勃人來地球,稱神已久,玄術已成係統。而地球本身之神無此係統學說,且多為自身摸索修行,錯失在所難免,不像此書,雖為基礎,但言簡意賅,全為精辟之語。”
“那麼也就是說,這場大亂,他們參與了。看來以後得小心點了。”
“主人,會不會黃巾之亂,就是其一手策劃。”
“不,不會。黃巾之亂,即使他們不策劃,也會發生。最多不過推波助瀾而已。他們與本地仙靈的約定,還是有些效力的。”此言長,豈隻不過睜眼間而已。我抱住張寧兒道:“傻姑娘,以後不要冒險了。我可是會心疼的。”張寧兒聽得美滋滋的。美人即得,打道回府。
時又黃巾餘黨:趙弘、韓忠、孫仲三人,聚眾數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仇。據有宛城,恰為我必經之路。逢三人於城外,我驅虎上前道:“張角為我一招所殺,爾等何能為其報仇。況良禽擇木而棲,角又非一明主,不若降於我,以立萬世之名。”三人早知非我敵,早欲投於朝廷,奈勢不為也,今有見於此,俱言降。我收三人回廣厶陵郡,與眾人見了,共同練兵。
我方解甲休息,又報旨到,著我進京麵聖。
二弟劉備聽此非常高興,定要與我同去,寧兒也來湊熱鬧。自從寧兒得知我與王娟婚事,整天與王娟打的火熱,現已結為異姓姐妹,這樣也好,省著我再頭痛了。陶謙知曉也遣糜竺道賀。方行間,我謂王娟道:“此次上京,家裏就拜托了。有什麼想要的我與你捎些。回來後我們一定完婚。”
娟兒慰我道:“家裏我會打理,勿念。你要保重身體。我不會武藝,不能隨你於鞍前馬後,往後得靠寧妹妹了,希望你早日歸來。”與其話別一番,令薑華按我指示訓練長槍兵,以四、五重步兵持一槍,成方陣,專克以騎兵。
別後,我領三位兄弟與張寧、管輅選五百精騎,趕赴洛陽。一路上得知,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習有氣決神功,劉備“玄慈功”乃左慈所教;關羽“關家寶典”,乃家傳之學;張飛“熾烈功”,乃漢初楚將軍龍且絕學。三部武學各有其優,然隻能為萬人敵,難入上流。一路上,我與逗號修改三人武學,使其登神決之境。(注:本書武學分:力、氣、神三決。力為三等,強筋健骨之術,末等可力敵十人;二等敵二十人;三等敵數十人,至多者敵百人。氣決分五級,四、五級為人字級可敵千人;三級為地字級可敵萬人,其三人至多至此;二級乃劍仙之流,乃能禦劍飛行;一級可列仙班,行龍虎之氣,咫尺天涯;神決統為一極,細分九極,至末極也有毀天滅地之功,且其各極間相差非加和,乃以10幾何遞增,即九極差八極10,八極差七極100,依次遞增。唐漢至今不過五極而已,再上則肉身崩潰,具以肉身也僅能施以八極之功。)